我家乡的习俗

2020-04-123000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遗留下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习俗,接下来和下面这些文章一起领略家乡的习俗吧。

  一:我家乡的习俗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二:我爱家乡的风俗民情

  我的家乡在山东淄博的一个小村子,村名叫王五里,因为村子里姓王的占了大多数。其实我爸爸也姓王,不知道为什么,我姓孙,随我妈妈的姓。

  我们家乡的青草很多,大片大片,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微风吹过,波浪起伏,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在草地的北面,一条清澈的小河草河蜿蜒流过。之所以叫草河,一是河里草鱼特别多,二是河两岸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因为这个缘故,村里很多人家都养了大群大群的羊,羊肉串也颇负盛名,大约二十元一只羊,物美价廉,准够你吃一天。到了冬季,再向那草地望去,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像新弹的棉絮,煞是好看。每到天寒地冻的日子,村里便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碎冰节。那时的河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人们聚集到河面上,纷纷用脚踏来踏去,有的还用铁镐铇,先在冰上打出一个盆口大的窟窿,然后用自制的鱼网渔叉抓鱼,捉的鱼多的人家就是赢者。按照规矩,村里的人家要向赢者家里送些东西以示祝贺,无非是些盆、碗一类的生活日用品。我们家也曾得过两次冠军呢!到了晚上,全村人都聚集在村口的大场院里,把小学校的课桌抬出来摆成一个大大的王字,课桌上摆满了用白天捉来的鱼做的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那场景说多热闹都不过分。

  村子旁边还有一座小山。从我们家出发,二十分钟便能到山脚下。山顶有一个石洞,能容纳几十个人,村民们把这个山洞供奉为神洞。传说中我们村子第一个姓王的村民就是在这个山洞里出生的。慢慢的,人多了起来,才形成现在的小村子。山洞里立了些石碑,上面刻着我们村里王姓家族世世代代的人名,很象是家谱。虽然我不姓王,但我也是家族的重要一员,在第十块碑上,就刻有我的大名。

  我们村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大年初一那天拜完年,各家各户都会端出大小不一的一条鲤鱼,把它放归到村边的小河里去,象征着家家年年有余。然后,人们便会聚集到村委会前的广场上,看舞狮子、踩高跷,卖各种小吃的也纷纷聚来凑热闹。锣鼓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买上一串糖葫芦,边吃边看,那才叫享受。听大人们说,早年的时候,初一上午,村里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会拿着弓箭聚在一起,箭上写着自己的愿望,射向天上的太阳,祈求一年的幸福安康。那种万箭齐发的场面一定非常壮观。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我家乡这些纯朴的风俗民情,无不体现着团结互助向上的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家乡的祖祖辈辈们才坚忍不拔的延绵到今天,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我爱我的家乡,家乡的风光美不胜收。我爱家乡的人们,他们勤劳、忠厚、善良。我爱家乡的风俗,它给我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篇三:我的家乡习俗辞年

  我的家乡湖南平江一直都有年三十晚上去辞年的习俗。

  家乡有句话说年三十晚上的火,十五的灯。年三十晚上天一黑,家家户户都会将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敞开大门等待着别人来辞年。人们相信家里来辞年的人越多,来年的运气会更好。

  辞年首先出动的是孩子们,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年三十的晚上提着灯笼或打着电筒,背着或提着包包,挨家挨户去辞年。每家每户都备好了糖果等着小孩。小孩子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去,还没有走进人家家门口,就高声的说着某某伯父,某某伯母请你们辞年啦!恭喜你们过了热闹年! 主人就会热情地招呼着,尽量一一叫出小孩的名字并将糖果逐个分发到小孩早已准备好的包包里,有些大胆的小孩会挤上前去,生怕自己没有分到。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 已分到的小孩连声说着多谢后就去另一家了。有时一次小孩来的多这边还在分着糖果,那边已分好的小孩已在隔壁邻居家里说着吉利的话语了。真是很热闹!记得我们小时候伙伴更多,会跑上一个村子几十个生产小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仅分糖果了,有些人家会派各式各样的鞭炮,还有各种零食,甚至直接分钱的都有了。等到到家的时候都是包包被装得满满的。有些甚至中途会送几趟回家。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我的家乡习俗辞年

  稍晚一点点,年轻人开始出发了,一进到别人家也是会像小孩那样高声说着恭喜吉利的话语,说得主人家喜开颜笑的。年轻人一般就不会像小孩子那样跑得快了,一般每到一家就会坐一下才走,围坐在主人早就准备好的火炉前,摆满了零食、水果、高级烟酒、茶水的桌子前。年轻人也都会约好好几个人一起的,大家会围坐在那里讨论着这一年的开心事,讨论着来年的打算。特别是现在好些人都在外面,都只有趁这个机会才见上一面,这样的团聚真是很好。 有时正好遇上好几伙人同时到一家更是热闹。

  再晚一点的时候年老一些,辈分相对小的大人们也会去别人家辞年,可能是开始他们也要留在家里招呼别人的原因吧,所以才相对晚些才出门。同样是会很开心地说着请辞年和一些吉利的话语。一般辈分高年龄大的人就不用出门。这样的人家里会有更多的人去。主人家里有辈分高年龄大的即使是躺在床上不能起来,晚辈们都会很尊重地到老人家床前请辞年。

  整个年三十年晚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可听到请辞年,恭喜你们过了热闹年的声音,一直到12点的时候,开始听到热闹的鞭炮声了,开始了接天皇(也就是迎接新年),辞年才算结束。现在有钱人多起来了,年三十晚上放的鞭炮多了很多很多,有些人家会买上一车子鞭炮来放,因此放鞭炮也等不及到12点就开始放起来了。

  四:家乡的风俗

  今年,我们破例到乡下奶奶家过年。

  “开饭了!”奶奶大声喊道,我从房间走了出来,这时,哥哥突然惊奇地说:“咦?外婆,您平时不是很节约吗?今天怎么……”我这才注意到,从房间到大厅,从楼上到楼下,凡是安着灯的地方,都金碧辉煌 .

  我非常诧异地问:“奶奶,您这是唱哪出啊?”

  叔叔开口解释道:“这啊,是在辟邪哩,相传,古时候有个‘年兽’,常常来吃百姓,后来,人们知道它怕响、怕光,就放鞭炮,点灯笼。这个风俗啊,就一直延续到现在。”

  “喔!”,我们恍然大悟。

  吃饭时,我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人们专挑一种叫“芥菜”的东西吃,两大盘芥菜一会儿就零星无几,但却很少去碰那盘美味的红烧鱼,等到那盘鱼只剩一截鱼尾的时候,却被奶奶端进了厨房里。我正纳闷呢,叔叔便向我们解释道:“为什么我们都爱吃芥菜呢?因为,芥菜的‘芥’的谐音是‘戒’,如果把芥菜吃光了,那就代表你在一年中的毛病、缺点都戒光了。而那盘鱼嘛,则是表示了‘年年有鱼(余)’,意思是:一年之中辛辛苦苦锝来的劳动果实并没有一下子用完,而有一些保存了下来,年年都如此,就积少成多了。”

  饭后,我想:这些风俗和习惯固然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无端的浪费,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放弃以往的风俗,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新年!

上一篇:我家乡的习俗作文下一篇:游神赛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