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6-13作文

【精品】说课稿集锦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 篇1

  一、教学设计理念

  小学生守则第七条提出: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可在和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设计了《心系父母,学会感恩》这堂以孝敬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孩子认识到,在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单向的,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不仅要接受来自父母的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

  二、课前心理情感的准备。

  在确定班会课的主题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受到教育,感受到父母的真情,产生爱父母的情感,而不是靠枯燥的说教往学生的头脑中灌。我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一方面让学生开始了以下准备工作:

  1、加强宣传发动,营造活动氛围。播放《父亲》和《母亲》的mtv,让学生感受到那如山的严父爱、如水的慈母心,进行全员发动,并公布了本次《心系父母,学会感恩》主题班会的活动方案,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2、选定主持的同学。

  3、收集一系列反映父爱、母爱的感人肺腑的文字材料、歌曲、mtv和背景音乐。

  4、然后将适合本节班会课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5、活动准备。

  (1)你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让学生在回家与父母交流自己名字的含义中明白:自己的降临,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庭未来的曙光。自己的名字是父母理想的编织。

  (2)搜集班级中反映母爱和父爱的震憾心灵的亲情故事,让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把它写下来,并在班级中进行了一次朗诵比赛。另一方面与学生家长对话,搜集学生在家中的突出表现。

  (3)课间播放感恩歌曲,结合音乐课,全班同学边做手语边学唱《感恩的心》

  (4)开展我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端一杯茶,说一个笑话等孝敬活动,让孩子明白如何来回报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课前资料的搜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用心感受父爱和母爱,学会感恩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知恩图报。

  三、注重体验感悟,在活动中进行教育,使教育源于生活,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比空洞的说教更为有效。因此教学活动中,我努力使教育走进生活,贴近学生,使整个课堂在情感体验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我给学生创设了多个情境: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讲述与母亲发生的感人故事,关心父母的小统计,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你打算怎么做,把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等。所有这些都来自学生生活,是那么亲切,可以看见,可以摸到,这样的设计也符合中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学生行为的指导更有效。班会不拘于形式,让学生从真正的参与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大家感受着、思索着、回忆着来自父母的爱,沉浸在爱与被爱中。

  2、以前,孩子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都理所应当,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这一堂课以及课后活动的延续,会引起了他们心灵的震憾,使孩子们明白,原来爱就在生活中最平常最细微之处。

  3、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让孩子们由体会到感激,从而更敬爱他们的父母。从感激父母开始,感激老师的教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所有给过他们帮助和关怀的人。

  4、希望教学活动过程会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争当“好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一心想着怎样回报父母的爱。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我们这节课,就是要给他们创造一个爱的氛围,让他们学会关心,知道感恩,创造更为和谐的社会。

说课稿 篇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是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建构新的科学概念,纠正错误的前概念,丰富有待完善的概念。在建构科学概念的同时,思维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理想的状态是:在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与科学概念的建构协调发展。

  《风的形成》选自河北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本课的教学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通过探究自然界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这节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的问题;进而通过 “观察上升的空气” 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风的形成”活动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最后引导学生尝试用科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现象。

  这一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多个版本的教材予以选用。这说明此内容既是课标所要求的,也是编写者所看重的,它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很有必要。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同时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了解学生已有认知 为新旧概念的建构作铺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风的形成》一课最主要的概念是“空气受热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要让学生建构概念,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经验和认识----“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然后才能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因此我摒弃了教材中的问题导入,改了用孩子们熟悉的“风车”作为本课切入点。易于调出学生之前学过的经验与知识——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通过“风筝”和“风车”的对比,让学生找到两者的所需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易于学生对“人造风”“自然风”概念的构建。

二、以教材为本 兼顾本地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

  课本里的“观察上升的空气”环节,采用了螺旋纸圈作为实验材料,学生观察后大多数会得出空气受热后会旋转的结论,不利于后期教学的开展。因此我把螺旋纸圈改成了质轻易得的羽毛作为演示实验的材料。学生在观察后能立马得出“空气受热会上升”的结论。鉴于学生们对科学实验向往好奇的心理,但又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所以我边演示边详细地讲解,为之后的学生分组实验作出示范。

三、引发认知冲突 促进学生思考 提升思维力度

  当学生已经通过前面的演示实验得出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的结论后,我继续发问:周围的冷空气会流动吗?一般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想法。我引导他们进行科学地猜想:被加热的空气上升后,会留下一个空位,这个位置会一直空着吗?并以生活中的经验进行对比,学生也一致认可空气和水一样是可以流动的,从而孩子们会得出“空位会被周围的空气补充”的结论。这也为后面分组实验中的方案设计做了铺垫。这不正是学生思维得以提升的体现吗?

四、有效拓展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拓展思维的广度

  《课程标准》同时指出: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的开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既要在课堂中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兼顾提高学生科学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必将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我把课堂猜想和课外的动手验证相结合。结束教学后,我用一段视频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发问:蜡烛加热空气形成的风很小,怎样改进刚才的实验能得到更大的风呢?这样的提问符合孩子们的心理,也符合五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更是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风的形成》是一节传统的经典课,以往的教学不乏精彩之处。而我是从学生原有认知的概念出发,学生通过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并用实践加以检验。帮助学生以证据和逻辑,主动建构科学概念,锻炼了分析、比较验证的科学思维,并尽量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得以显性化呈现,真正让科学概念与思维能力得到协调发展。科学课程的实施,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自动手动脑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经验和认识----“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基础之上而展开的。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因此我摒弃了教材中的问题导入,改了用孩子们熟悉的“风车”作为本课切入点。易于调出学生之前学过的经验与知识——空气流动形成了风。通过“风筝”和“风车”的对比,让学生找到两者的所需环境的区别与联系,易于学生对“人造风”“自然风”概念的构建。

  在教学中,我大胆改进与创新,使实验装置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充分给予时间照顾每一组学生,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当然,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单独完成一次实验,也正是在组内协同的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我的困惑

  1.现在大部分学校(包括城区)对科学课的实验仪器配置落后,生分组实验造成严重影响。

  2.科学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班级之间或是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该如何调和?

上一篇:【精品】说课稿集锦5篇下一篇:【精品】说课稿集锦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