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夜游成语故事

2021-02-05成语故事

秉烛夜游成语故事

  导语:夏日夜晚,凉风习习,约上几位朋友,秉烛夜游,到天桥上,站在上面往下看,看着马路上的汽车应接不暇,惬意极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秉烛夜游成语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秉烛夜游成语故事

  【成语】: 秉烛夜游

  【拼音】: bǐng zhú yè yóu

  【解释】: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出处】: 《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举例造句】: 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成语故事】: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应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

  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如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扩展阅读:

  明皇秉烛夜游图

  【作者介绍】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元末大乱,不求仕进,隐居吴淞江畔青丘,又自号青丘子。明初,应朱元璋征召入朝纂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秋,书成,擢为户部右侍郎,固辞不就,返归乡里。后因受知府魏观案件的株连而被杀,时年三十九岁。

  高启是明初最重要的诗人,与其同时的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而成就独出众人之上。在创作上他主张“师兼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矣’(《独庵集序》)。他的诗歌取径较宽,对历代诗人的长处均有所承择,尤善于学习唐人歌行、七律,才思壮逸而不剑拔弩张,文辞秀美而不错采缕金,使元末纤秾缛丽的诗风为之一变。可惜死于盛年,未能脱尽模拟的痕迹而自成一家之体。

  高启的遗诗近两千篇,明徐庸编为《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清金檀有《高青丘诗集注》。另有文集《凫藻集》五卷和词集《扣舷集》一卷行世。

  【文章说明】这是一首题画诗,但并不胶着于静态的画面,而能够放开笔触,驱遣想象,对明皇夜游宴乐的热闹情景作了生动的'刻画铺叙。篇末则反跌出乐极生悲的结局,故其讽喻垂戒的用意也就表现得格外有力。全诗色调明丽,情思宛转。整齐的七言句式,四句一转韵,平仄韵相间,更增添了声韵的流畅和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受了元、白“长庆体”的影响。

【秉烛夜游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1.秉烛夜游的成语故事

2.秉烛夜游叹沧桑初一作文

3.秉烛夜游是褒义词吗

4.秉烛夜游褒义词

5.神话成语故事历史成语故事

6.马的成语故事

7.能文能武的成语故事

8.视民如子的成语故事

上一篇:人生之路,秉简与朴作文下一篇:秉烛夜游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