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2)

2021-04-26端午节

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3

  每当快到端午节,妈妈和外婆采办过节的东西时,我这个小馋猫就忍不住央求外婆多买点糯米。因为每次过节,外婆包的粽子总吃不够。

  在我们这儿流传一首歌谣:“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喜洋洋……”每到端午节,我们这儿都要赛龙舟,家家户户还要包粽子、吃粽子,整个小镇都飘散着粽叶香、糯米香。

  每到端午节,外婆就忙碌起来:到山坡上采摘粽叶、选糯米、泡糯米。一切准备就绪,外婆就坐在院坝里包粽子,我们一群小孩就围在一旁观看。只见外婆随手拿起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再熟练地左手一弯,右手一扭,粽叶瞬间变成了一个“小漏斗”,舀几勺糯米放入“漏斗”中,再将“漏斗”上的粽叶往下折,盖住糯米,迅速用一根细细的棉线将粽子扎紧,一个三角形的、胖乎乎的“小娃娃”便魔术般地诞生了。每每这个时候,我们都在一旁看呆了,手也不自觉地拿起粽叶学起来,每次把糯米撒的到处都是,手里也长不出一个三角形。我泄气地坐到椅子上瞪着外婆那双灵巧的手,好奇地问:“外婆,你的手有魔法吗?怎么到了你的手里三角形就立起来了?”外婆总是拍拍我的小脑袋,神秘地一笑。不一会儿,几十个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诞生了。我兴奋拉着外婆的手,嚷嚷着:“外婆,快!煮粽子了!”外婆慈爱地捏捏我的小鼻子:“小馋猫,就知道吃!”煮粽子的过程是最难熬的。一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我简直度秒如年,坐如针扎,一会儿跑去厨房瞧瞧,一会儿又问外婆到底好了没有?忽然,一缕纯香扑鼻而来,我欣喜地跑进厨房,刚想揭开锅盖,外婆拦住我,说:“看你猴急!粽子一定要用细火慢慢煮,这样才软糯,耐心等吧!”我和哥哥姐姐们只好听话耐心等待,忍受着棕香的折磨。

  “粽子好了!”随着外婆的一声吆喝,我们立刻扑到厨房,只见盆子里的粽子一个个胀着肚子,冒着热气,好像在招呼我们快上。我们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抓,“呀!好烫!”“烫死了!烫死了”我一看,哥哥姐姐们和我一样的遭遇,一个个都使劲吹着被烫红的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哈哈大笑起来。

  终于吃到粽子了。我们几个迅速拿起粽子,剥开粽叶,白白胖胖的身体滚到碗里,颗颗糯米饱胀、泛着油光,飘散着粽叶和糯米混合在一起独特的香味。忍不住大咬一口,软软的、滑滑的、绵绵的,慢慢地嚼,还有一股香甜味。如果在蘸上白糖味道更好,更鲜美。

  现在粽子的口味越来越多,有腊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节,超市里、商场里都摆满了各种包装精美、各种口味的粽子。可我最爱的还是外婆亲手包的粽子。

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4

  又忆端午节每当栀子花开,粽子飘香时,我就想起小时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在苏北的一个农村,在我们家乡端午节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包粽子,吃粽子。记得在端午前半个月的时间,父母会吩咐我们小孩去河边摘芦叶,用来包粽子。听到父母的吩咐,我们就像接到圣旨似的,几个同龄的小孩一起兴高采烈地奔向河边,只见河两岸长满了苍翠的芦苇,叶子又宽又长,随风飘来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少女在在跳舞在歌唱。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每个人手里都已是满满的芦叶,我们会用稻草把芦叶扎成一个个小捆。扎累了,大家会坐在河边,挑出一片芦叶轻轻一卷,再用槐树的刺将其固定好,这样一个简易哨子就做成了。放在嘴边一吹,立刻发出清脆的声音,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吹起来,那声音一声高过一声,起此彼伏,煞是好听。这时闻声而来的父母会阻止我们,说这样会招来蛇群,不安全,现在才知道那是迷信的说法。芦叶摘完后小孩们嬉闹着,哼着小曲满载而归。到家后,父母会将我们摘的芦叶用绳子串成一圈挂在屋檐下,这时你会发现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挂满了芦叶。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外婆会早早的起床,在厨房里烧上一大锅开水,将芦叶放在开水里浸泡,这叫烫芦叶。还没起床的我远远就闻见一阵阵芦叶的清香,于是立马起床。这时外婆已将烫好的芦叶放在一个木质的长桶中,桶边上放着一个淘米的竹篮,里面盛着雪白的糯米。

  这时外婆会交给我一个神圣的任务,就是把芦叶一片一片的整理整齐,并用剪刀将芦叶的根部修剪掉,这样外婆包粽子就会节约不少时间。芦叶剪好后,外婆就拿上三四片芦叶往手里一夹,掰成一个锥形,用小碗江将米倒入锥形中,并用手指轻轻的弹几下,目的是去除空隙,将米弄实;再将锥形意外的芦叶部分往上轻轻一翻,在往下一绕,而后用经过开水烫过的稻草仅紧紧地扎在芦叶的外面,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外婆会根据家里人的不同爱好包上各种夹心的粽子,有赤豆的,花生的,豆瓣的,实心的。外婆的手很巧,会包好几种形状的粽子有,三角锥体的,四角锥体的,六角头的等。粽子包好后,外婆会马上将粽子放到铁锅里煮,只见炉膛边堆满了木材,炉膛里的火很旺,红红的火光映照在外婆慈祥的脸上,此时铁锅里不时飘来粽子的清香,看着这一切,我感到特别的美好。大约三四个小时之后,粽子就熟了,外婆会将第一个拿粽子给我吃,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外婆开心地笑了。

  而如今外婆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外婆那慈祥的面容和她包的粽子会永远留在我幸福的记忆中。

传统节日作文端午节5

  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汉族的传统节日。战国时期,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听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依然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泪罗江,以身殉国,百姓们纷纷亲去打捞,沿水招魂,没有结果时,人们只有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虾鱼蚕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达对他的怀念,此日正是农历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们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头粽子表达缅怀之情,随着时间的演变,人们将这一天俗称为“端午节”,过节的形式也多养起来,如插杨柳、赛龙舟、吃粽子、烧高山等等。

  我也特别喜欢家乡的端午节,虽然没有电视里看到的盛大赛龙舟、烧高山等习俗,但我独爱绑花绳、戴荷包、插杨柳、包粽子、串亲戚等风俗喜庆方式。

  五月初四这天,我就嚷着妈妈带我去赶集,大人们忙着购买肉呀、菜呀、蛋之类的,我们孩子的焦点于买花线、买画布,挑三拣四,串了西家串东家,几个商店、摊位转下来,手里捧着一大把花线、画布。可高兴了,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绳来。回到家里,和邻里几个小朋友围着姥姥开始编花绳、缝荷包。捻线搓绳、选布剪样,穿针引线,直到开灯时分,每个小朋友都有了满意的收获,可把姥姥累坏了,我们便抢着用小拳头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兴奋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来把花绳和荷包比划了好几次,因为姥姥说了:“今天戴了就不灵了,只有端午节这天戴上才会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真是一个难眠之夜呀!隐隐约约听见爸爸插杨柳的声音,我一骨碌翻起身来,大声喊着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洗刷完毕,妈妈的帮助下认真的绑上了花绳、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脚腕花花绿绿的花绳,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样的荷包,我自豪极了,犹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带着无比幸福的心情,开始帮妈妈炒鸡蛋、包粽子。

  说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戏,早六岁那年,大妈就教会了我包粽子。我便一个指挥官的架势喊来爸爸,指挥着他和妈妈抱起粽子来: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购买来的糯米、大枣、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净,然后再加进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匀,接着拿来竹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叶子卷完,还要留一些等放进做好的馅子后封起来,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动作出了错,被我狠狠批评了几句:“老爸,你也不动脑想想,包扎的绳子要打成活结,不然证书后你连叶子一块儿吃吗……”我成功的指挥下,你一个、他一个、我一个,不一会儿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开灶蒸煮了,这期间,我有显摆着自己的花绳和荷包指挥爸爸矫正了爸爸杨柳插得不好看之处。

  开始过节享受了,一家人围着丰盛的节日餐,你争我抢、谈天说地、笑语盈盈,真是其乐融融。时逢中午,我们一家又拎着自己亲手做好的礼物去大伯家串门子,一路上阳光和煦、鸟语花香,喜笑颜开,我真的被这欣欣向荣的日子陶醉了……

上一篇: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600字范文下一篇:生活中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