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九十年代,农村人口过剩,城市也没有太多的工作机会,大多数人除了在那一亩三分地挣扎外,其余时间都是无所事事地守着贫困度日。激进些的,趁着改革的春风跑去南方沿海闯荡,也是异常艰辛。
这个时侯,“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这些异乡文化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涌入国内,特别是与中国大陆仅一桥之隔的香港。不仅因为它居于“亚洲四小龙”榜首且隔得最近,更因为它在九七年将会被收复,是我们与世界建立联系的窗口,那些影视明星铺天盖地的影视剧、粤语歌曲充斥着中国大陆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在人们心目中拼凑出一个纸醉金迷的奢华世界,香港成为当时青少年心中最理想的圣地。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不难理解《尖沙咀以东》主人公马格丽特在见到来自香港的大卫一面后,就轻易就舍弃了曾发誓要忠贞不渝的相互守护的心上人成语,毕竟香港是所有年轻人的梦。在这种背叛发生后,知书达理但又贫穷不堪的成语也没有出现任何恼怒的情绪,因为这一切成语全部理解――他不是输给了大卫,而是输给了梦想――那个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年轻人的梦想。他们满腔的热情就是想在当时那个贫穷而又无聊的世界撞开一条血路,所以成语没有理由阻止马格丽特。
人们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完全顾不了自己,只能拼命抓住当时自以为正确地选择。诚然,马格丽特在与大卫最初分隔两地的婚姻里也得到了她想得到的――她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大卫对娘家人全心全意地资助。不得不说,大卫确是一个好男人,只是有点缺少风情。或许风情这种东西,本是在理性婚姻里最不需要的,只要互相坦诚相互需要就足够了。
但是,女人啊,这种尤物又怎么能忍受生活里没有爱情呢?虽然,马格丽特对这一切并不太满意,为了现世的安稳、道德的束缚以及对大卫全身心地信任与理解,她谨守底线,全心全意地做一个好妻子、一个好母亲。
在与大卫结婚七年后,马格丽特获得了香港居民的身份,带着儿子小卡与大卫在香港相聚了。但随着她的香港梦的实现,她的梦却幻灭了。面对一家三口仅四平方米的住宅,大卫兄弟姐妹们的冷漠,才知大卫在香港处境艰难。香港并非天堂!但她只有努力接受现实,路是自己选的,早已没有回头路。
大卫确实是一个好男人,疼爱妻子,关心儿子。面对狭小空间带来的困挠――儿子年幼的吵闹、邻居们的嫌弃,大卫咬咬牙,狠心买下了一套四十五平米的房。同时,他也背上了上百万的房贷。生活如此艰难,马格丽特只能挺身而出寻找工作,以减轻丈夫的压力。
这部小说吸引人之处,不仅仅是关于一个难得的女大学生命运的浮沉,还与时代的现实扯上了脱不清的干系,每一次故事的转折都伴随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令经历过那些时代的读者都产生共鸣,回忆起那些轰轰烈烈的过往。
在马格丽特选择与大卫结婚的九三年,国家尝试国营企业向股份制改革,“铁饭碗”被打破,大量职工下岗。在马格丽特取得香港身份前往香港定居时,九七年香港回归,全世界万众瞩目。在马格丽特认为这世界最不可能出轨的丈夫出轨时,是二OO三年震惊赅人的“非典”时期,中国最大的几座城市封城。这些事件都是在近代历史上从未发生的第一次,每一位亲历者都印象深刻。
我想,作者玛格丽特姑姑现虽居住在香港,那些年她一定在中国大陆,否则,她不会那么明白那些历史事件对人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影响。虽然在故事概要中强调故事虽以第一人称叙述,绝不是自传,也免不了我会对号入座。
作者语调平和沉稳,是经历过世事之后的平和,承受过伤痛之后的沉稳。通篇文字都带着一种结痂之后淡淡的忧伤,可能是同为女人,同为不幸婚姻中的女人吧,我嗅到了这种味道,不知道是否正确?
主人公马格丽特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放下所有的骄傲与身段,在一个酒店做了一名清洁工,而且还时时小心,生怕被炒了鱿鱼。就在她全身心为这个家付出时,她被离婚了,且还要因节约生活开支与丈夫和他的新妻子同住一个屋檐下。
何等屈辱,却又不敢亲自撕开伤口。如果坦露一切,只会留个世人更多的不屑和娘家人的唾弃。马格丽特的大姑姑因嫁了一个有权势的男人,受到娘家与乡亲的礼遇,却因离了婚,被儿时极瞧不起的人落井下石。可见,女人虽可以不把男人看作靠山,世人却依然把女人的男人看作女人是否成功的标志。马格丽特已经小心地把不如意的婚姻掩盖,又怎么敢昭告天下自己已经被离婚成了一个十足的弃妇呢?
女人对的婚姻的选择,事实上往往不是考虑幸福与否,而更多的考虑是不是被人瞧得起,是不是可以在众人面前扬眉吐气,而不是永远夹着尾巴做人。
当这一切无处可寻时,女人应该如何站起反博,开始逆袭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开成最美丽的花朵呢?
不需要任何人来灌溉,自己便是自己的养料,我就是那铿锵玫瑰!期待作者更新,让我们看见那颗被带入到废墟中的种子在风雨中破土成长,绽放自已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