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也许一无所有,但他绝对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烦恼,而我,曾经认为烦恼是无法改变的。
烦恼即是痛苦,而这种痛苦似乎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古人似乎也如此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必竟,烦恼太容易产生:有了过错回忆起来就是烦恼,知道了厄运惦记起来也是烦恼;不尽善的事情做起来更是烦恼,而这种痛苦却是无处不在的。
我一直认为烦恼是无法改变的,直到我读了那篇文章,坐在书桌旁发呆的我突然心血来潮,将眼前的一本杂刊翻开,鬼使神差的翻到了那一页,双眼定格在那篇文章上,这是一则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唐朝的历代君王十分注重佛教,于是在北方一代建立了许多的太型佛院、祠堂和神殿,而在古代的太行山上有一座古老的禅院,佛堂中有一位年龄很大的宗师,名叫普明法师,有一天法师要外出讲法,于是托自己的大徒弟来照顾自己的东西,其中就包括法师十分喜爱的那盆菊花,法师吩咐自己的徒弟悉心照料,待法师走后,几个徒弟刚开始对花还很周到,可是过了几天后竟忘却了。可想而知,当法师回来后,见到的只是一盆枯萎的腐菊,徒弟们都诚徨诚恐,不料法师只是笑着说话:“我当初种它的目的,不是为今天而哭泣的”。多么深刻的寓理!我不是为烦恼而去干这件事的!这样的回答,这样的态度!连烦恼也会荡然无存的。
人们常说,智者常乐。智者为何常乐?何为智者,头脑明智,胸怀宽大,明察事世,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智者的理论在于要想摆脱痛苦,那就是不专意做作,不拘于功名利禄。得之,水到渠成,不刻意追求,失之不属我,以不争而达,以无为而达,故尔智者常乐。诸位知道荀子的理论吗?人生在世,不一定非得有所作为,一人在世故应有一人之业,但有达或无达对事世皆不影响,于其劳心费神为名而起,不如乐己一人,执坐孤舟。
我曾经以为烦恼是无法改变的,如今看来这在于我们势利或淡泊洒脱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