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村居》改写(3)

2021-05-28改写

《清平乐 村居》改写9

  一年夏天,著名诗人辛弃疾来到了村庄浏览。

  初入村庄,鸟鸣,虫鸣,家畜声组成了一首奇妙的交响乐。五颜六色的鸟儿忽起忽落,为茫茫无际的天空增添了生趣。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新,使他想高歌一曲,表示满心的愉快。远处的山上绿树成阴,绿得让人仿佛到了草原。乡村的空气那么清新,让人仿佛感觉置身于森林中。乡村的水是那么清澈,清澈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小溪里傲然挺立着粉红的荷花,将清澈的小溪点缀得更加美丽。真是“荷在水中生,水在荷间流。”“乡村山水甲天下。”辛弃疾完全陶醉在一派田园风光中。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偏西,但他仍不肯离去,于是便在这住了一夜。

  第二天,辛弃疾被一片哗哗的溪水声所吸引,又是一番新景致:一所低矮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屋后几棵老树,挺拔地站立着。阳光明媚,照耀着大地。园子里,一棵挺拔的桦树映入眼帘。它的树干向小溪的方向倾斜,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像一张大网一样。树皮像刷了白浆一样,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树下,两只鸡在悠闲地散步,咯咯地叫着。交响乐中,声声鸡鸣,犹如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拍都极为准确,衔接得天衣无缝。在窗前,一对老夫妻在悠闲自在地聊天。园子不远处,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树阴下编鸡笼。最可爱的是小儿子,他在屋檐下剥莲蓬吃,一派泰和的景象。真如马致远描写的那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辛弃疾诗性大发,挥笔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 村居》改写10

  午后,太阳高高挂着,天空似乎比以前更蓝了!辛弃疾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在树荫下走着。不知道谁惹火了太阳,它一肚子的火都发泄出来了!他来到一条小溪边,看到溪里的鱼儿们有的在觅食,有的在嬉戏,还有的.在荷叶下睡觉……

  忽然,不远处茅屋前传来一阵笑声。他快步走过去,原来是老朋友和他老伴啊!辛弃疾高喊一声,那人回过头,笑着说:“老朋友,又见面了!”

  两人喝着酒,谈着话,不知不觉聊到了孩子们。老朋友说:“我的大儿子很懂事,今天一大早,就去除草了。你看!”辛弃疾朝东边看去,有个少年头戴草帽,挥动着锄头,一下又一下,汗水随着锄头落下来,鞋上也沾满了很多泥巴。

  “二儿子也很听话,我们虽然没有女儿,但二儿子心灵手巧,不见哪一点比女孩差!”辛弃疾走出屋来,看见他们二儿子把这根枝条那根枝条上下穿插,不一会,就织好了一个鸡笼,忙着把鸡放进去。辛弃疾说:“这鸡长得不错嘛”。

  老朋友也走出来,笑呵呵地指着小溪说:“那是我小儿子,正趴在溪边剥莲蓬呢!”小儿子好像听见了什么,站起来,捧着什么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爹,娘,这个好吃,你们尝尝啊,尝尝!”

  溪水哗哗地流着,太阳落山了,辛弃疾迎着凉爽的风,带着满脸的幸福满足,踏上了回家的路。

《清平乐 村居》改写11

  瞧,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山脚下,几片树林疏疏朗朗;一大片豆田随即引入眼帘,豆田上豆苗正茁壮成长,寓意了来年的丰收。豆田前是一大片茂密的竹林,竹子挺立着,青翠欲滴。竹林前面还有一间小茅屋,屋檐低得很,需要人弯下腰来,才能进去。一条小溪潺潺地流过茅屋前,时不时唱出一支优美的歌。小溪两岸全都是绿油油的小草;小溪里长满了荷叶,这些荷叶又大又圆,碧绿碧绿的,就好似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叶上还有些小水珠,小水珠们可调皮了,它们还玩着滑滑梯呢,滑进溪里发出了“叮”的笑声;溪里还开着荷花,白里渗粉,粉里透红,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有的才展开一两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要破裂似的……

  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茅檐下,老爷爷柱着拐杖,老奶奶跪坐在门前。他们正在喝着酒,亲热的聊着天。“今天天气可真好。太阳当空照,晒的身上暖洋洋,空气也很新鲜。”“可不是么。瞧,我们的儿子多么能干,锄豆的锄豆,织笼的织笼。”“那我也不能闲着。趁着好天气,把衣服晒晒。”“那我帮你……

  太阳已高高挂在空中。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他擦着头上的汗,高兴地说:“看这苗儿长得多好,今年定有大丰收!”说完,他有继续努力干活。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一边编一边想:“把这鸡笼编完,小鸡们就可以不挤在一窝了。”而小儿子趴在小溪边剥莲蓬。他的脚高高翘起,不时地上下摆动,双眼盯着莲蓬,专心剥着。还想:“等我剥好了,让爹娘和哥哥们尝尝。”他剥得更用心了。

  诗人看到了这副情景,不禁陶醉其中了,情不自禁地吟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改写12

  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村头缓缓流过,溪边的绿茵茵的小草,草地后边有一所小房子。

  房子的屋檐虽然低小,但是房顶上却爬满了瓜藤。屋边种满了花草树木。

  屋子里飘来了一阵阵酒香,原来是一对老夫妻坐在床边喝酒。老翁和老妇用好听的当地方言互相打趣儿。

  “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儿子就长大了,懂事了。我变成了满脸皱纹的老太婆了,你也变成了白头翁了。”老妇一边说一边指自己的脸蛋和老翁的头发。

  “是啊,这么多年来我们养大三个孩子历尽了多少艰辛,如今孩子长大了,我们可以享福了。虽然我们老了,但你的笑容仍然那么美,你仍然是我亲爱的孩子他娘。”老翁深情地看着老伴说道。

  “三个孩子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啊!老大憨厚勤快就像你,老二心灵手巧就像我,老小年纪尚小,虽然还贪玩调皮些,但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是我们的开心果。”说起孩子,老妇脸上写写满自豪与满足。

  “对,感谢您为我生下三个宝贝。干杯!”老翁高兴地举杯。

  老翁老妇边喝酒边尽兴地聊天。

  屋外头烈日当空,大儿子在田地里锄草,虽说是汗流浃背,但他很愉快地劳动着。二儿子在树阴下专心致志地编织着鸡笼。而小儿子呢,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呢。

  这样安逸平静的生活真是让人欢喜呀!现在有多少人能安详平和地度过这样的一天呢?今天的亲眼所见可真是美好啊。辛弃疾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清平乐·村居》。

上一篇:改写《赠汪伦》_赠汪伦改写400字下一篇:《清平乐.村居》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