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改写(5)

2021-06-19改写

《曹刿论战》改写10

  无疑,《曹刿论战》之中,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曹刿的有德有识,有才有谋值得学习,这已成定论。我也同样觉得曹刿这个人物在作者的描写下,既有责任感,又有胆识,但是他有一句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我并不是很赞同。

  文中的鲁庄公,则定性为鄙,是一个无能无知,目光短浅的平庸国君。但是,鲁庄公真的是那么鄙陋吗?我不这么认为。

  首先,齐国向鲁国宣战,众所周知,齐国当时是一个实力极强的大国,而鲁国则恰恰相反,面对这样的战事,鲁庄公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积极备战,这难道不是一个有勇气的君主吗?

  再者,面对身为贫民的曹刿的恃才自傲,鲁庄公没有表示轻蔑,而是有问必答,实事求是,勇于纳谏,并且深知民心之所向,体贴民情,还有政治眼光,这难道不是一名贤明的君主吗?

  也可以说,正是冲着公将战的这种魅力,贤士择明主,曹刿才会请见。

  当作战时,公与乘之,可以看出鲁庄公礼贤下士,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很有胸襟和气度。

  战后,鲁庄公没有为自己的胜利沾沾自喜,而是诚恳求救,以至于曹刿才能畅谈战事。

  这样一位兼备勇气,魄力,体贴人民的贤君,还能说是鄙吗?!

《曹刿论战》改写11

  公元684年春天,齐国君王齐桓公为建立威信,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攻打鲁国。鲁庄公急得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没办法,发征兵公告吧。曹刿是个有爱国之心的农民,知到这一消息后,便请求见鲁庄公。曹刿的同乡对他说:“国家大事就让那些有权的大官们去谋划,我们平民老百姓,只要耕好地,守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曹刿听了后,说道:“那些大官们目光短浅,都不能深谋远虑,这仗一定会打输。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国难当前,我们又怎能不管呢?”于是曹刿背个行囊,独自去了京城。终于拜见到了鲁庄公。见到鲁庄公后,曹刿问:“敢问大王,您凭靠什么条件作战呢?”鲁庄公思虑了一下,说道:“吃的穿的用的这些东西,我都不敢一个人独自享用,一定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皱了皱眉头,说:“这些只是小恩惠,您分给了大臣们,而天下千千万万的人民们却没有得到,就不可能与民同乐,人民也不可能在打仗时配合您,听从您的。”鲁庄公点了点头,又说:“牛、羊、玉器和丝帛,我都不敢虚报数目,祭神时用的祭品数也一定如实地上报给神。”曹刿又摇摇头,说:“对神明不说谎话,这点有限的诚意,小小的信用一定不能受到神明们充分的信任,他们也不可能会保佑您打胜仗的。”鲁庄公开始有点着急了,说:“这···大大小小的要打官司的案件,就算我无法将每一个案件都明断清楚,可是我都一定是本着忠诚负责的态度按照实情来处理的,这回总行了吧!”曹刿微笑着点点头:“嗯,不错!段案时明察秋毫,这倒是属于忠于职守一类的事!您能这样有诚意,就一定可以获得民心;得民心,战争就有了胜利的可能。如果您做到这样的话,倒可以凭借这个与齐国打一仗!如果作战的话,那时,恳请大王能够让我一同前去!”

  终于到了作战的时候,曹刿果然与鲁庄公一同上了战场,并同坐着一辆战车。曹刿很自信这次能够战胜齐国,因为在战争前的时间里,庄公一直都是察狱以情而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这次的战场是在长勺。庄公正准备命令击鼓进军时,曹刿阻止道:“大王,现在还不可以进军。战争主要靠的是士兵们奋勇杀敌的勇气。所以我军先退让一步,避开对方的锐气,然后争取有利的时机,由被动地位转化为完全主动的地位。”鲁庄公很高兴,听了曹刿的话,因为他相信曹刿是个治国能士。等到齐国军队三次击鼓后,曹刿才说:“现在可以击鼓了,大王!”齐军大败,齐国的败军们个个丢盔弃甲,狼狈地逃走。庄公高兴极了,兴奋地准备赶车追逐,曹刿走下战车,先俯下身子观察了敌军的车辙轮迹,然后又从容地登上了车坐前的扶手向远处望什么。曹刿说:“大王,您还不能这么做!敌方是一个大国,虽然被我国打败了,但也要设想到最不利的可能,不能够轻率行动,避免遭受埋伏的袭击。因此我观察了敌方战车的车印,见车印已乱,而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东倒西歪。所以我认为可以驱车追赶他们。”庄公高兴极了,命令追击齐军。于是鲁国军队驰前驱逐消灭了齐国的军队。

  长勺之站胜利以后,鲁庄公为表彰曹刿的足智多谋,正准备嘉奖他时,却发现曹刿不见了;而曹刿那边呢,他正和他的老父亲一起耕地呢!

《曹刿论战》改写12

  沙场上烟尘滚滚,城墙上箭影腾腾,任凭齐军如何挑衅咒骂城门都不为所动,想沉默的老者紧闭着嘴,唯有弓箭手在不断射出锋利的箭矢,阻挡齐军前进的步伐。

  不应战显然被认为是怯懦的表现。鲁庄公听着齐军的嘲讽,气冲冲地就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拦住他:“万万不可,让敌军得意一时又何妨,一切以大局为重!”鲁庄公瞪着他:“那你有什么注意?再不开战天就要黑了!”“我正是要打一场夜战!”看见鲁庄公讶异的样子,曹刿运筹帷幄地解说:“齐军想要侵占我国,必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定会在城外驻扎寻思攻伐之计。齐军百日奔波攻城,夜晚必定身心疲惫,放松警惕,我们趁那时夜袭,杀他个措手不及!”鲁庄公听了,连连说好。

  夕阳西下,齐军攻城无果,败兴而归。而曹刿和鲁庄公乘着战车,率着大批人马,在夜色掩护下尾随而去。

  风从西北吹来,既不柔软也不冷硬,厚厚的云层低低压着沙场,将天空遮的没有一丝星光和月光。四周是沉沉的黑暗,连雪白的马身也被染黑了。军队行进许久,翻过一座土坡,就踏上了一片平坦的大草地。鲁庄公和曹刿加快了马步,后面训练有素的军队紧随其后,悄声疾行,听不见一点谈笑声和马嘶声。

  离敌营越近,军队中的紧张气氛越浓。夜半的酷寒和黑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忽然,前方亮起了几丛缥缈的火光,在这极其浓厚的夜里将将军营帐上的花纹都照得极其清楚。鲁庄公和曹刿停下战车,整个军队也收住了马蹄,大气也不敢出。曹刿和几个将军轻声说了几句,他们便带着各组的人马井然有序地向两面拉开队形,迅速由纵队变成月牙般的包围圈。敌军巡夜的士兵将是察觉到什么动静,刚要发出警报,鲁军已经敲响战鼓,“咚、咚、咚...”声音在寒冷的的空气里震颤扩散,刹那间,静静的战场人声鼎沸,马的嘶鸣、人的叫喊、鼓的轰鸣响成一片,高低起伏,经久不息。一时间声浪翻滚,声涛汹涌,向敌营压去。

  声站一开,光站继起。突然间,士兵点燃了事先准备好的火把,火光在冷冽的风中像潜伏着的野兽,忽明忽暗,比寒气袭人的刀光剑影更具有威慑力和恐吓力。

  声浪和火光填补了人与人之间的巨大空隙,给人一种人马无边的错觉。军队士气大振,“冲啊!”“杀啊!”喊杀声一片,呈包围状冲去。齐军稳住阵脚,骑上战马仓促应战,匆忙中连战甲都没来得及披,被鲁军打的节节败退。曹刿发出事先约定好的信号,鲁军连忙将火把投掷出去,落在齐军军营和草地人马上,一时火光冲天。受了惊的战马乱跑乱跳,将背上的士兵颠下马来,要不摔死要不被烧死,战场上哭嚎一片。齐军溃败,剩下的将士也无心恋战,纷纷逃遁。鲁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示意他先等等,过了一会探子来报:“方圆十几里没有伏兵。”这才下令追击。曹刿叹道:“齐军太过刚愎自用,认为我国懦弱无能,才会落得如此下场啊。”

  长勺夜战,齐军全军覆没。

上一篇: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作文800字下一篇:改写木兰诗作文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