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正是春游踏青的最好时机。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春游踏青,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春游踏青】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正是春游踏青的最好时机。
春游,是我国民间的优良传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又将之称为踏青、寻春、探春、郊游、游冶等。古代的文人雅士、市井庶民,在游赏春景时,或寄情于山水,或感怀于名胜,或把盏低吟,或引吭高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著名诗人杜甫每逢春游都会诗兴大发,留下千古传诵的诗句。其中有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便是诗人通过对山河、花草、泥沙、燕子、鸳鸯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春阳高照,鸟语花香,情侣结伴,出门踏青的春游图。
据孟綮《本事诗》载:唐代的'崔护,为参加科举考试而宿寄长安。一年清明时节,他到长安郊外的城南社踏青,途中口渴,向一户四周开满桃花的农家求水喝。院内有位与他素昧平生的少女依在小桃树旁,含情脉脉地递给他一碗水,崔护心中为之一动,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但终因萍水相逢,未表衷肠,便怅然离去。次年清明,又逢桃花盛开,他故地重游,只见风景依旧美丽,但双门紧闭,不见了那位清纯靓丽的少女,只有那棵棵桃树仍在舒展英姿,迎风绽放。崔护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这户人家的大门上题下了一首流传甚广的《人面桃花》,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读罢此诗,谁不为诗人只见桃花未谋“人面”而感到惋惜?
宋代踏青之风尤胜唐代,且与扫墓、击球、蹴鞠、秋千等习俗相结合,成为当时清明期间的主要娱乐消遣方式。诗人陆游外出踏青,于心旷神怡中写下了“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一诗。这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山城踏青》,仅短短四句,就把诗人郊游时的所见所闻描绘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写过一首题为《春日》的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此诗给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情景: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作者来到泗水(在今山东省中部)河边踏青,漫无边际的碧绿原野,清新明净的山光水色,令他心旷神怡,耳目一新,感慨万千:这和煦的春风真不简单,吹开了大地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象!其中的“万紫千红总是春”,意境深邃,令人玩味,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相传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年到乡村踏青,见阳光明媚,蜂飞蝶舞,鸟鸣莺啼,不禁随口吟道:“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翠,阶前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几个农人听了接口说:“春短,春长,趁此春日迟迟,开上几亩春荒,种上几亩春苗,真乃大家春忙。春日去观春景,忙煞几位春娘,头插几枝春花,身穿一套春裳,兜里兜的春菜,篮里挎的春桑,春游闲散春闷,怀春懒回闺房。郊外观不尽的阳春烟景,又见一个春女,上下巧样春装,春面淡淡春色,浑身处处春香。春笛斜倚春闺,思春反被春伤,春心结成春疾,春疾再把春心腹中藏。在家里装上一壶春酒,唱上几句春曲,顺口春声春腔。满目羡慕功名,忘却窗下文章,不料二月仲春鹿鸣,全不念平地春雷响亮。”全文46句,嵌进54个“春”字,写尽春游踏青时的绮丽风光及所思所悟,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2016年高考写作素材积累:春游踏青】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