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高中作文(2)

2020-08-10高中作文

  植树节高中作文篇5

  “加油,继续挖!”“老师,这个坑够不够大?”“哎呀,别浇了别浇了,小树都快淹死了!”这些声音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告诉你吧,这是我们在曲江公园植树呐!

  “3月12日,我们年级组织同学们上午去植树。”大家听了,心里乐开了花,都以为植树像玩游戏那样非常容易,人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曲江公园北大门,每个人都拿着锹,提着桶,伸长脖子希望没来的人快来,来齐了才能出发。等了好久,人终于都到了,大伙儿拿起树苗就跟着老师向指定的地点走去。一路上的花儿开得很漂亮,但大家都巴望快点儿到达指定地点,没注意它们。啊,真是太棒了,居然在河边植树,不用跑大老远去打水了!我先放下树苗,想和小王一起挖坑,但我们都没有锹,我只有一个小铲子,只能凑合着用了。我先捣了几下,把土弄松了,再开始挖,结果却碰上了石头。我生气地问:“哪儿来这么多‘古董’啊!”小王也试着挖了几下,还是不行。

  在我们旁边的小刘他们已经把树苗栽下去了,正在填土。一见我们需要帮忙,边叫来马升宇帮我们挖。每想到马升宇一会儿就挖了一个大坑,把小王的树苗栽了进去,可我的怎么办呢?小刘见还有我呢,便重找了个地方挖。有了大锹,挖坑应该是没问题了吧,于是我跑去打水。打完了回来,人没了,锹没了,只剩下一个不算大的坑。我见旁边有个锹没人用,就拿来挖坑。谁知道这里的“古董“更多,根本没办法挖。我气得丢下锹,呆呆地看着别人。

  别人的树都栽上了,有的在填土,有的在浇水,更快的`人已经栽好自己的树在无事晃悠了。正巧,小潘晃到这里来,见我还没动呢,便带我到了一个没有石头的地方,准备挖坑。庄红艳也跑来帮忙。两个人一起挖,应该更快吧。只见他们俩把锹插进土里,用脚用力踩再把土一挖,一个小坑就出现了。就这样,一个大坑就挖好了。我扶正树苗,他们继续填土。“对了,我们忘了浇水了!”庄红艳道。小潘一听,立刻拿起一小桶水浇下去。浇完了继续填土,不过一分钟,便栽好了。这棵树经过“三迁”,终于栽好了,也得纪念一下吧。我拿了一张标签,写上“多人合栽”贴到了树上。

  这是我和别人一起栽的第一棵树,它也是陪伴我一起茁壮成长的绿色伙伴,它寄托着我的希望,和我一起应接美好的未来!

  植树节高中作文篇6

  春天来了,小草从地下探出了绿绿的小脑袋。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儿开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在风中翩翩起舞。解冻的小河唱着优美的乐曲。植树节又快到了。

  今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带着铁锹和水桶,扛着一捆小树苗来到小花园植树。我先用自己的玩具铁锹把土松了一下,妈妈再用大的铁锹轻松地一挖,就挖出了一个大洞。然后,我从地上拿出一棵小树苗,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土里,妈妈拿起铁锹把小坑周围的泥土盖回坑里,又用脚在泥土上踩几下,这样,一颗小树苗就种好了。我提一桶水,慢慢地浇在小树苗的根部,我一边浇一边轻轻地说:“小树苗,快喝吧,喝饱了,快生根,快发芽,快快长大吧!”小树苗似乎听懂了我的话,一会儿就喝完了一桶水。

  我和妈妈整整忙活了半天才把这一捆小树苗种完,小花园里出现了一排一排的小树苗。看着这一排排小树苗,我仿佛看见了一片树林。今天我过得真有意义!

  植树节高中作文篇7

  陈强和李祥到了公园南处,他们找了个好地方,陈强挖了个坑,李祥小心翼翼地把树苗放进坑里,陈强说:“我开始填土了!”李祥说:“好的!”

  只见陈强前腿弓,后腿绷,双手用力握住铁锹,似乎全身都在用力,李祥神情专注,看着小树,双手紧握树干,生怕小树栽歪。陈强汗流满面,脸红得似火,虽然还是初春,天气还有些冷,但陈强和李祥热得把衣裳都开了,陈强有气无力地对李祥说:“这土硬得很,我不想再种下去了。”

  李祥说:“陈强,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你坚持下去,再过几年,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这里乘凉、玩耍、读书,多好啊!”陈强听了更加起劲地干起来,陈强填好土,李祥拿起水桶去打水,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他们给小树浇灌了水,小树喝了一口水,在风中轻轻摇动,仿佛在谢谢他们呢!旁边的小花也散发一阵阵清香,夸奖他们是爱护环境的好孩子。远处的人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有说有笑,真是热闹极了!人们已经植了很多树,流了很多汗,却坚持要为祖国增添一份绿色。

  明年的春天将会是满眼绿色,我们的地球也会是绿色的星球。

  植树节高中作文篇8

  众所周知,每年公历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起初,植树节是个农历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重视植树,把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先行者,就将孙中山逝世的公历日期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植树造林的光荣传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做过许多地方官,每到一处他都要栽花种树,这在他的诗中也有反映:“手栽两松树,聊以当嘉宾”;“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苏轼任杭州刺史时,修浚西湖,并在湖堤上种树,因而留下了“苏堤春晓”这一着名景观。柳宗元贬官柳州,但仍不忘种树:“柳州刺史,种柳柳江边”;“手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平叛,沿途大种柳树,被称作“左公柳”。他的幕僚杨昌俊以诗歌颂:“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名胜古迹,都有先人们为我们留下的绿荫。在黄帝陵,传说是黄帝亲手栽种的柏树(称“黄帝手植柏”),郁郁葱葱,令人顿生思古之幽情;古城曲阜有孔子的“先师手植柏”。泰山岱庙也有“汉武帝手植柏”。这些千年古树现如今都成了重点保护文物。“中庭树老阅人多”,炎黄子孙树下瞻仰时,自然会生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崇敬之情。

  古人不仅重视植树,也十分重视保护林木。早在夏禹时代,我国就有了有关保护林木的行政法规。《逸周书》记载:“禹之禁,春三月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治理齐国时曾说:“为人君而不能保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宋太祖赵匡胤规定:“民伐桑枣为薪者罪之。”清朝雍正继位时,就要求严格保护山林:“严禁非时之斧斤,牛羊之践踏,歹徒之窃盗。”

  近代着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也十分热爱树木,他在带兵打仗时规定:驻防官兵要在驻地植树造林,即使行军打仗时,也不许践踏林木。他屯兵徐州时,为了严明纪律,特意写了一首护林诗:“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在民间,也流传着许多有关保护林木的故事。传说西湖净慈寺有一古松,某新任太守为修造衙门,下令征伐。方丈无计可施,幸亏有一个济颠和尚写了一首诗,派人送给了太守。诗云:“庭松百尺接天高,久与山僧作故交。本谓枝柯千载茂,谁知刀斧一齐抛。庭前不见龙蛇影,宅畔无闻风雨号。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太守见诗,权衡利害,终于收回成命。

上一篇:高中植树节的作文800字下一篇:高中植树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