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月视频《隐患直击》观后感(2)

2020-06-27观后感

  企业的长期运行,决定了事故隐患长期存在的属性,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它的严重和复杂,它既需要短期密集地清除,解决眼前的要害问题,更需要长期不断地治理,实现效力的持续。我市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地融通“短效”和“长效”的结合,基本上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多年治理隐患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问题集中、风险性极大的隐患,必须坚决地“短效”清除。我们之前对待治理隐患,往往是组织活动期间治理,活动之后放松;发生事故期间治理,事故之后放松;甚至是上级检查时治理,检查之后放松等等。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时治时停、治后即停或久拖不治、久治不愈等不良现象,治理措施缺失,监管底数不清,隐患依然存在,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几年来开展的以治理隐患为主要抓手的系列活动,对每一个工作“项目”精心设计,并在工作过程中大胆实践,最终无一例外地成为本市安全监管的成功范例。我市这次安全生产“隐患直击”专项督查活动,按照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就是针对前期安全生产欠账多且风险度高的企业,按照制定行动方案、协调相关部门、调配行业专家、政企双向互动和媒体全程跟踪的工作步骤,县、区安监部门主要领导领队,由“领导+专家+执法人员”组成督查组,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利用一个多月时间,查处各类事故隐患310多处。在督查活动中,新闻媒体对企业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的现场采访、各类专家对企业负责人的专业发问、执法人员对各类企业下达的的整改指令,密集地曝光于电视节目和报纸版面,其中宿迁电视新闻专题栏目连续播放34次,《宿迁日报》和《宿迁晚报》共计刊登32期,在全市上下引起巨大反响,加大了各地整改事故隐患的压力和动力。我们将查出的310多处事故隐患上网公示,同时以文件下发各地,提出整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使各地的隐患在6月20日前全部整改到位,可谓快刀“摘瘤”,充分显示出“短效”的力度。

  “短效”和“长效”的互补,是我们必须使用的工作手段,也是正确对待安全生产工作的智慧和理性。我市始终认为,“短效”直击对事故隐患有着特殊的作用,但“长效”治理隐患必须跟进到位,关键要做到有机结合,不可偏颇。我们这次“隐患直击”督查活动,注重对“短效”实施持续发酵,除了集中整改了310多处重点隐患外,又将督查活动设置为定时复查、持续跟进、长期督促、分段验收的工作程序,在阶段性有效直击隐患之后,又采取每月至少一次直击,从集中转为分散,从重点推及其他,既在短期着力消除风险性较高的事故隐患,也在后期监管中起到陆续消除其他事故隐患的效用,实现了“短效”和“长效”的互补。在“隐患直击”督查活动之后,各县、区都在开展相应的活动,沭阳、泗阳等县区开展了“隐患直击100天”、“隐患直击进行时”的专项督查行动,有效地加深和扩大了这次“隐患直击”专项行动的外延和内涵。“短效”和 “长效”的有机结合,使之发生短效的同时又能产生长久的效应,是我市长期追求的目标。我市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中,要求企业持续运行、不断整改、逐年自评、机构复评,充分地发挥其长效的功能,而在评审验收时密集整改、消除各类隐患,又显示其短效行为;在企业专项治理工作中,我市把它作为带有突击性的重点工作,使之成为消除事故隐患的一把利器,具有短效的属性,而我们制定专项治理“十到位”工作模式的重点是解决过程、闭环、痕迹和持续等问题,尤其是模式的建立,都是从逐年、逐季、逐月甚至更短时间去考虑,在程序上不仅留下短期治理隐患的刚性指标,同时设计出长效管理的基本框架,为逐年跟踪监督事故隐患留下合理的“接口”,很好地兼顾了“短效”和“长效”,使企业的事故隐患做到即生即治和防患于未然,有效地加大了企业安全的冗余。

  治标与治本结合——实现了方向转变

  在长期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中,存在着“治标”和“治本”这个看似明确而简单的命题,却长期困扰着我们的工作思路,也衡量着我们开展工作的方向是否准确。

  标本兼治是上佳的工作方法,会说不会做却是致命的根源,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下足功夫。治理事故隐患,标需要治,标是导向,也是氛围;本更需要治,本是要害,也是根基。不过,治标是我们熟悉的套路子,比如我们一谈到安全生产就是开会传达啊、布置检查啊、宣传培训啊、营造氛围啊等等,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未落到实处;而治本是我们陌生而棘手的领域,它具备一定的业务技术含量,需要动真格、来硬的,带有一定的挑战性或风险性,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会受到很多的制约,可谓困难重重。从理论上看,我市今年重磅推出的“主管部门‘一企一档’模式”,在前期全面摸底、统计和论证的基础上,将全市企业按照行业、类别、规模和风险等级划分,编印出企业基本情况、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等21份制式表格,对辖区内各类企业统计入档,实施档案的宏观管理和务实的细节管理,换言之,就是为基层解决如何具体治理事故隐患、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我们要求乡镇、县区、地级市三级统一建立规范的企业档案,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对各级档案资料提出具体要求:乡镇必须具备全面而具体企业资料,县区必须明确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任务,地级市必须明确基本概况和工作要点,使监管工作有效地走进系统清楚、计划得法、重点突出、提前执法、事后追踪和规范监管的轨道。这套模式应该带有“治标”的属性,但我们在设计中将风险控制、隐患治理、员工培训、安全投入等要件作为主要指标来考核,特别是隐患治理作为“一票否决”项,将治标模式转化为治本的有力武器。在推进过程中,全市6400多处事故隐患列入档案统计,在网络和纸质档案中进入监管部门的视野,为追踪企业整改提供极大的便利。从实践上看,我市以安全生产“隐患直击”系列活动取得不俗的成果,与安全主管部门“一企一档”模式互为表里,既是对以往工作的反思与纠正,同时也是对隐患治理工作长时间、多方位、深层次探索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

上一篇:禁毒观后感心得下一篇:新闻大求真2017防溺水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