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手老师》通过对青海省模范残疾教师马复兴身在贫困山区学校艰苦执教,书写人生大爱的感人事迹为故事线索,以生动细致的情节和特定视角讲述了马复兴老师与学生间的深情厚谊,让人们感悟出什么是真诚奉献,每个人对社会、对生活应尽什么样的时代责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无手老师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无手老师观后感范文一
我没有想到,在大片云集、特效满眼的今天,一部普通的公益励志影片能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惊喜、精彩和感动。这部饱含高原气息和黄土馨香的电影,用黄河源头那样清澈本真的手法,承现给我们一个动人的故事——《无手老师》。
无手老师马复兴,感动中国的人物,他的故事让人动容,而他的精神更值得思索。
一、不认输
马复兴幼年时因意外失去了双手,人们都说这娃恐怕是废了,但幼小的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别人去上学,他也想上学,姐姐说:“你都没有手,怎么上学呢?”倔强的小复兴忍着泪水,在家里用断臂夹着树枝在沙地上学写字,妈妈回来后,一把将双臂磨得鲜血淋漓的孩子抱在怀里哭道:“娃,咱不练了……”可小复兴却说:“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出一双手呢?我想上学,我不想成为废人!”
不想成为废人!不向命运认输!忍受着难以想像的痛苦,没有手的马复兴成为村里唯一以优秀成绩念完高中的孩子。可命运再次捉弄了他,当他满怀希望地在高考志愿上写下“北大”两个字时,班主任却一把扯过他的卷子,心酸地说:“你不用考了!就算你考上了,花昂贵的学费念完大学毕了业,又有哪家单位会聘用一个没有手的人呢?”
残酷的打击使年青的马复兴几乎绝望了,可他仍然没有放弃,命运给了他一个机会——担任村里小学的代课老师。马复兴成了一名无手老师。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自己从来都**惯抱怨命运如何的不公,机遇莫名其妙溜走,梦想已经渐行渐远。可我有没有反思过,我有多少次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前表现出软弱、懒惰、彷徨和恐惧?又多少次向现实和挫折屈服,向命运认输了呢?
二、知敬畏
听说要当老师的消息,马复兴满怀希望开始了“痛苦”地准备工作。学写板书、备课……妈妈看到儿子日渐消瘦憔悴,又一次哭着把马复兴抱在怀里说:“娃,咱不干了……”而马复兴说:“妈妈,我是没有手的人,这辈子机会不多,我怕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第一次走进教室,顽皮的学生在黑板上写了“无手大盗”四个字,马复兴默默地把字擦掉,用工整的板书写下“无手老师”,并且诚恳地说:“从今天开始,我希望我不仅是你们的老师,更是你们的朋友。”天真的孩子们看到“无手老师”漂亮的板书和亲切的脸庞,一齐开心地拍手欢迎起来。
知敬畏,所以懂珍惜。马复兴这一生失去的太多,因而倍加珍惜手中的机遇。他四处跋涉,到处去听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还搭上了他那点微薄的工资,为贫困的孩子们交学费、添置文具……
妈妈说:“你一个月才那么点钱,都搭进去了,自己怎么办?将来怎么娶媳妇呢?”马复兴傻呵呵地回答:“我用钱的地方少……再说,有哪个姑娘会嫁给我这没有手的人呢?”
对人生、对机遇、对生活充满敬畏,这是没有手的`马复兴能够胜任工作,赢得信任与尊重的原因。很多双手健全的人,抱怨工作的苦、生活的难,抱怨好活都叫别人干了,好事都叫别人摊上了。其实他们自己何尝不是抛掷了无数的机会,总想着下一拨是牛市,下一条是大鱼,下一趟活轻松又挣钱多。每当工作没干好,总是因为老板弱智,同事倾轧;每次机会溜走了,总是小人作梗,朝中无人。总之都不是自己的问题,况且不用怕,自己还年轻,后面机会大把。抱着这种思想的人,失去的只会越来越多,反而是没有双手,却懂得害怕和珍惜,一味埋头拼命苦干的马复兴,却抓住了机会。
三、有担当
抓住机会需要苦干,但要成就卓越,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马复兴所在的贫困山区小学,失学率相当高,眼看着班里的孩子越来越少,他心里像开了锅一样。作为民办教师和残疾人,能把课上好就算不错了,孩子失学这种在当地极普遍的事,根本不是他能管的。
但什么叫做老师呢?心里揣着学生前途的马复兴说出了那句我们都很熟悉的话:“我班里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这谈何容易?拖着残废的双臂,马复兴走家串户,上城下乡,跑牧区钻矿场,忍受白眼奚落,面对打击羞辱,搭上自己积蓄,把班里失学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找了回来。这份不屈的意志,这种顶天立地的担当,使他从平凡中闪现出让所有人感佩的光辉。
马复兴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也有脆弱和想不通的时候。影片中细腻地刻画了他作为普通人的弱点,例如妻子比他先转为公办教师后,他表现中的“酸劲”,但这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起来,也丝毫无损他伟岸的人格。
作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是当之无愧的。虽然命运夺去了他的双手,但他却用心中的那双手,去拥抱生活,去重塑人生。他不仅不是一个废人,而且靠自身的努力,回报了母亲,回报了社会,实现了人生的理想价值,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是多少双手健全的人都做不到的。
我非常有幸观赏这部《无手老师》。影片不同于我们日常接触到浓稠到甜腻的那种“心灵鸡汤”,它的拍摄手法朴实,有时土到掉渣,但却最接近真实,非常值得一看。在离场时,我注意到许多观众在擦着眼角,我的内心也充满的难以言说的情绪。马复兴是怎样一个人呢?我忽然想化用某位名家评论傅小石的一段话,大意是:……他残破的人生,苦难的命运,残缺的双手——和一颗完美的心。
电影无手老师观后感二
表现什么样的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和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生活,已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一点,在影视题材层面上,我们应该做到在各种题材中,尽可能以现实题材为主;在现实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我们可以用快乐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欢愉;用人文关怀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但更该反映平民大众的愿望和理想,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为民创作,为民立言,才是上佳境界。
中国电影自有声音以来,剧本就成为首要因素,剧本是电影生产的第一环节。影视精品首先出自剧作精品。好剧本造就明星,也造就市场。只有剧本创造出好的文学人物形象,才有了好的银幕人物形象。判断一个电影的标准,或者我们追求的创作主旨,能否在影视作品中创造感人的形象。电影文学的根本就在于塑造人物形象。英国女作家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不仅自己获得了巨大财富,还为影视界提供了具有产业价值的文学形象-哈利.波特,打造了全球影视产业的奇迹。
电影形象来自哪里?首先源于文学形态。文学形态源于哪里?源于现实生活,源于影视剧作家或电影编导对社会生活的积累和发现。银幕是洁白的,电影是有目共睹的。在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中,编导付出了多少劳动,做出了多少创造和发明,大家看得清楚。西部影视编导和剧作家,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深入实际,感触生活,以真诚的劳动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思考;鉴于此,电影《无手老师》应给人的感觉是真诚质朴的,同时又是沉重压抑的。它可能没有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没有虚假的口号和豪情,有的只是真真切切的百姓生活,这部电影剧作起初是对马复兴这个人物的纪实,以回忆阐述的艺术手法加工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经过编导认真研读和分析,觉得还是给人以较为震撼和回肠荡气的感觉。剧中情节虽没有所为凶险和跌宕的趣味,但却展现了人生平凡而超越的一种向上的精神气质。这和戏剧冲突激烈,强调两个"S"悬念和惊奇叙事结构有着不同的意义区别及价值取向。
【无手老师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5.看无手老师观后感
6.观无手老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