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作文

2021-03-17故宫

【实用】故宫作文六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宫作文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故宫作文 篇1

  来到台湾的第二天,我们前往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士林镇外双溪,从外观看,它是一座中国宫殿式建筑,共四层,白墙绿瓦。据说这里收藏了包括清代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化物品,共65万件。”在乘坐大巴前往故宫的途中,我一边听导游的讲解,一边暗暗惊叹,哇,这么多宝贝啊!今天我可要大饱眼福啦!

  走进故宫博物院,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些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宝物,犹如穿越时光隧道的精灵,在此驻足憩息。在这些宝物中,最有名的当属“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了。“肉形石”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咋一看,就像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肉形石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无论谁初次看到必定都会认为这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表皮上还泛着光泽,我真想吃了它!“翠玉白菜”也十分逼真,据说这是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白菜”上还雕刻着两条虫子,寓意为瑾妃的清清白白和多子多孙。还有“毛公鼎”,这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物,由做器人毛公得名。鼎的里面有铭文:完整的册命。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并称为台北故宫的“镇宫之宝”。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著名的古董文物:婴儿枕,宝石红僧帽壶,莲花式温碗宋汝窑,五彩龙凤大盘,早春图……

  故宫里的文物不仅多,而且寓意丰富,每一件宝贝都可以细细观赏好久,若不是时间不够,我真想一整天都呆在那里呢!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再次前来游玩,争取把每样宝物都好好看一遍!我为祖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自豪!

故宫作文 篇2

  故宫一下雪,就成了紫禁城。

  高高翘起的檐角顶着白雪,光线幽微的宫灯顾盼着皎皎素月,房顶上的瑞兽年复一年守卫着千重宫阙。

  这不是在故宫所见的实景,而是已经开放体验的“全景故宫”项目,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走进白雪红墙的琉璃世界。

  我在故宫,为这位600岁的老者拍照,拍好的照片就用来完善这个项目。不用担心屏幕上的故宫不够真实,数字影像的精度已经大幅提升,连宫苑角落边秀竹狭长的叶子上,两三分白雪的寒气都清晰可见。这样的感官体验没有北京冬日一贯的阴霾,甚至比亲临其景都更胜一筹。

  八点半,我和另外几个摄像师来到太和门前。钥匙入锁孔,沉重的大门被缓缓推开。周一故宫博物院闭馆,雪中的太和殿广场空无一人。那一瞬我的大脑全都放空了,整个人薄得像影子一般,只剩下震撼的灵魂,立在纷飞的大雪里。

  我想拍尽可能多的地点,又想每一个地点拍尽可能多的角度,无奈时间有限,只能在表盘上追逐秒针的影子。

  讲来或许有些好笑,为了让大家能够尽早地看到故宫雪景,我还特地找了一名同事做“摄影助理”,拍到一半,就让他把其中一张照片内存卡送回办公室。一名少年在满天飞雪的宫宇中奋力奔跑,手中紧攥的,不是十万火急的密旨,而是一张小小的内存卡。这样的场景,竟有一种岁月轮回的浪漫。

  拍摄工作总算完成,我和同事漫无目的地在万里白雪中乱走,看见红墙边有几张石凳,便拂去积雪,坐下聊天。

  “我们文博行业的待遇普遍不高,有没有想过离开?”

  “没考虑过。”

  “我也没有。”

  会心一笑。

  我在故宫拍雪景,拍文物,将照片上传至数字平台,进行故宫古建筑和院藏文物的数字化采集,用一张张照片,支撑起故宫的保护、管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除了全景故宫,我们还开发了更多互动体验项目。运用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V故宫”,你可以佩戴VR眼镜沉浸欣赏,没有眼镜也没关系,系统支持裸眼模式,依旧可以自在漫游。延禧宫中未完工的灵沼轩,经过专业人员抽丝剥茧般的研究,这里也展示了它虚拟修缮后的景观。“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更是重新定义了文物的欣赏方式,《清明上河图》中街边商贩的表情,《千里江山图》中山间亭台的构造,《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佳肴珍馐,俱是纤毫毕现。展厅里的文物不能翻过来欣赏,但在这里,鼠标轻轻滑动翻转,底款便清晰地浮现在你眼前。高精度的三维数据,还模拟了文物的材质,打造丰富光影变化,好像宋代青瓷碗、元朝象耳炉、清时珐琅瓶就在你手上把玩。清雅的光晕,是穿越百年的浪漫。

  恍然间有一种错觉,故宫下了雪,就又成了紫禁城。

  但不只是紫禁城。

  它是新城,也是心城。

故宫作文 篇3

  有这么一群人,当其他人在工作事业上浮躁喧嚣碌碌无为时,他们却在艰苦的环境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耐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奇迹。

  有这么一群人,当其他人在学习生活上压力山大彷徨无助时,他们却抱着舍我其谁的信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复制出一个又一个国家骄傲。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那些犹如“扫地僧”般的故宫文物修补者,貌似普普通通而个个身怀绝技。

  当我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对大师们的只有敬佩和赞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们在修补各种文物上,付出了大量常人难以想象更难以做到的耐心。也正是靠着这份耐心,才修补好了许多原本破损的珍贵文物,是他们的勤劳和耐心,才让后人能有机会在故宫欣赏到许多精美绝伦的文物,让辉煌历史再次重现。

  纪录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细心和信心;他们的眼睛锐利似鹰眼,细细的观察出这个文物器械无法启用的问题所在;用一双双巧手,自信的织出了精美的布匹,粘好了美丽的瓷器,修好了精致的器械……

  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细心找到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和提高;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耐心,踏踏实实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永不放弃;我要向他们学习这份信心,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部纪录片有一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解说词:“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当今社会,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是对这个世界的最好逆袭。”

上一篇:【精选】故宫的作文三篇下一篇:【实用】游故宫作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