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获奖说课稿(2)

2020-12-30谎言

  《背影》获奖说课稿2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背影》(板书题目及作者),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首先,我来说教材

  《背影》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叙事性纪事散文,本文记叙了作者朱自清几年前在浦口车站与父亲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达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掌握本文出现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本文的整体思路,学习作者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章中表现的父子深情,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为了更好的落实本课的三维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为:领会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教学难点为:把握本文关于背影的四次描写,找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并分析其作用

二、下面,我来说学情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此,我对八年级学生作了如下分析: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运用各种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学法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主动性建设的过程。为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朗读探究法、问题引导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中心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另一方面我还将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运用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的感知语言教材,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朗读理解法、小组讨论法、质疑提问法等自主、合作、探究性学法。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品位感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将出示《背影》相关配乐、图片,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重视温故而知新,让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学习新的知识。

  2、探究学习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将根据钱梦龙老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下针对要讲的课提出问题并自答,并将要点板书)接下来我还将指导学生自己主动的提出问题,特别是那些有价值的问题,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充分交流、合作,并把问题提交全班讨论。此时,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因为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质疑、对抗、生成,一个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课堂正在形成。

  3、归纳总结

  这一阶段我将以出示反馈题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让学生代表总结这节课的收获,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后作业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分层训练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最后,我来说说板书设计,(侧身将手指向黑板上的板书)这就是我的板书,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结构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背影》获奖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能够使学生在其中深刻的体会那种父子间的深情。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是以“爱”为中心话题,每篇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赞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选入第二课,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美好感情,更有利于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领会和鉴别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并积累生字、词。

  ⑵过程和方法目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重点:体会关键语句的含意和表达作用、体会作者新颖独特的描写角度与朴素感人的语言。领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⑵难点:对于文中背影的四次描写,进行深刻的体会,并找出四次背影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彻的体会这种伟大的父爱。

  5、课时安排:

  2课时

二、说教法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来完成本课教学。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针对教师对关键语句的提问,学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解决本文重点。

  3、采用比较阅读,形象的图例,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突破本文难点。

  4、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是: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对关键语句的品味和对父子真情的体会。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来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教育家卢梭认为:“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鉴于此,我采用图例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分化学习难点。

三、说学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听完之后提问:

  父亲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名人朱自清的父亲,看他在名人儿子眼中有着怎样的形象。

  二、指导生字词。

  1、读准下列词语。

  交卸(xiè)奔丧(sāng)狼藉(jí)簌簌(sù)

  差使(chāi)迂腐(yū)琐屑(xiè)栅栏(zhà)

  颓唐(tuí)晶莹(yíng)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奔赴亲人的丧事。(奔丧)

  乱七八糟的样子。(狼藉)

  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赋闲)

  精神不振作。(颓唐)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3、改正错别字。

  狼籍:“籍”改为“藉”

  妥贴:“贴”改为“帖”

  锁屑:“锁”改为“琐”

  不能自己:“己”改为“已”

  三、整体感知

  听课文配乐朗诵,请学生留意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说一下自己觉得文章哪里写得好,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四、研读课文

  1、文章是表现“父爱”的,文章的题目却是《背影》,看来,“背影”在文章的地位举足轻重,请同学们找出文章写了几处“背影”?

  点题的背影

  买橘子的背影

  离别的背影

  思念的背影

  2、课文哪两个地方着重写父亲的背影?

  (1)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

  (2)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候。

  3、阅读父亲买橘一节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看看哪些语言最具有表现力?(生讨论,交流)

  动作:走、探、穿、爬、攀、缩

  作用: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4、视频赏析,加深理解

  观看背影视频,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并谈谈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5、为什么要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

  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背影,是父亲最费劲,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给人以最深刻的印象。

  6、请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些话包含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

  7、交流探讨

  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你认为那分别是怎样的泪?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望父亲买橘父子离别——感动之泪

  背影远去,依依惜别——感伤之泪

  再现背影,泪光莹莹——辛酸之泪

  五、艺术特色

  这篇文章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请问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入微的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独特的角度——父亲的背影

  六、归纳小结

  七、布置作业

  你和你的家人之间一定也有许多难忘的往事吧?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次,写出内心真实的感触。

上一篇:优秀的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下一篇:幼儿园获奖的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