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活动作文合集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动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作文 篇1
【内容摘要】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作文内容虚假、作文教学仅限于课堂、作文内容过多追求文学性、作文训练书面化等误区。这些误区主要由教师、学生和社会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常说,作文教学要达到“我手写我口”的效果,但是生活经验的缺失使得孩子们不知道写什么,教师过多的写作方法指导反而造成了孩子们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为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接触社会、倾吐心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动 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就此而言,作文是作者思想、情感、对外界认知和创新表达的外化成果,是用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看法和真实的情感体验。但是,当下基于各种原因(现行教育体制、安全压力、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等),大多数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成了笼中之鸟,远离社会、生活单调枯燥,面对作文题,常感到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思考并有所感悟,沟通作文和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为作文教学开创一片新的天空。 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①可见,作文是各科知识综合运用和认识表达能力提高的统一过程。各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随着学生的成长会逐渐提升,而学生生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却存在着诸多客观的、学生自主不能改变的因素,创设与学生生理、心理成长相适应的活动,对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认知体验是相当要必要的。
(一)针对性的创设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②对此,叶老还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泉源中涌出的泉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泉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③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农村的孩子生活面窄,对新鲜事物的了解相对较少,文章写作容易受知识面的局限;城里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但是生活线条比较单一,缺乏充满童真的、原生态的写作素材。为此,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作文写作言之有物。如:针对农村学生,拟定以城里孩子的一天为写作内容进行习作训练,虽然这是他们不熟悉的,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去调查,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他们调查、研究、分析
的能力;针对城里的学生设计我在农村的生活体验为内容的习作训练,既能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开阔视野。
根据不同学段的习作要求,教师可以创设主题不同、体验价值、完成难度不同的系列活动,以活动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习作训练。《新课程标准》要求:一二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教师可以创设诸如观察实物、看图说话、评评我的同学、我最喜欢的食物、我最爱看的动画片等活动,让学生先说后写,逐渐培养把句子说通顺,把句子说明白的能力;三四年级可以创设小小辩论赛、和爸爸谈心、我长大后??、升旗仪式等活动,让学生能把一段话写清楚;五六年级可以创设妈妈不在家、我去买菜、社区新变化的调查等活动,让学生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和独特体验写出来。当然,活动创设应该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盲目的创设活动而不考虑活动与作文教学的结合,最终就会形成为活动而开展活动的局面,使作文课变成活动课。
(二)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可控性
在创设一系列的活动时,教师要注重互动形式的多样化与活动内容的可控性。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按照学段的不同有不同的习作目的和要求。一二年级以说话练习和写句子为主,要求学生能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习作要求采取讲练结合法和活动表演法进行活动的创设。小孩子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去收集童话故事,到班上讲给大家听,在讲了故事后,大家再根据自己的喜好写写故事的内容,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培养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可以运用活动表演的形式来进行习作的训练。低年级的孩子都具有想展示自我、想参加表演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语文课文教学后,选择一些适于改编成课本剧的篇目,和孩子一起先进行改编,然后让他们亲自演一演,这样可以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极大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演完后再让他们写一写,孩子就能做到言之有物。我在上了《陶罐和铁罐》一课后,就和孩子们一起对故事进行课本剧的改编及表演,孩子们个个表演得很投入,通过表演孩子们更进一步的知道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正确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用一颗平和的心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表演后我让大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写写自己曾经同情别人的故事,孩子们兴趣高涨,没有过多的方法指导,但是他们都写得很好。另外,还可以创设“贴鼻子游戏”、“踩气球”、“自画像”等多种活动,让孩子能有更多的亲身体验和写作内容。
中年级学生,以片段练习为主。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活动:1.观察活动。观察一个水果,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然后再写一段话,孩子平时读水果都不陌生,但是却没有多少人真正的去认真观察过,这是就要靠老师组织相应的观察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认知,教师还要对如何写作一定的指导,例如:要按观察的顺序写,要注意写出这种水果的特点,要注意语言的准确运用等。2.参与式活动。搞一次班级内的乒乓球比赛,让孩子充分的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当时的场面,然后用一段话写下来。因为在活动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就不会只是为参与而参与,他们还会带着观察的目的去参加活动,等到写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了。3.讨论交流活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思维的片面性是制约学生聪明才智发挥的巨大障碍,也是他们写不好文章的原因之一。就一定的问题开展头论交流和辩论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办法,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写出的文章也会异彩纷呈而不是千篇一律。
高年级习作要求学生能写出成篇的文章,并且要有自己的见解,我们应该创设更为全面和开放的活动。1.实地观察。“蓝天下的学校”创办人苏霍姆林斯基在很久以前就在使用这样的方法,他带孩子们去到田野、山岗,去到小河边、去到农场,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了解的东西多了,自然就有话可说了。胸中无竹而要把竹画好显然是不行的,通过实地的观察,学生头脑中有了印象,笔下也就有了内容。2.调查访问。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组织学生有目的、有准备的去参观采访,回来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再写成作文。我把孩子带到学校外就学校周边的水质问题进行调查访问,通过参观造纸厂的污水处理设备、查看小河水质、调查居民等方式,让孩子们对周边的水质情况有了充分的认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浓厚,写出的文章也颇有内涵。3.改编续写。小学阶段学过不少的古诗,也有像《两小儿辩日》等文言文,这些古诗文都言简意赅并蕴含着丰富的意境,首先引导学生读懂诗意,引发想象,创设情境,进入诗的境界,感受作者当时的思想,才能将一首古诗改写一篇诗意浓郁的文章。这种改写学生激情高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很有好处。还有像《小英雄雨来》、《麻雀》等一类课文,是训练学生续写的'好材料,我们可以在这些文章教学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文章进行合理的续写。
多样化活动的创设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写作提供很好的素材,但是我们也要注意活动创设的可控性。
在进行活动创设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我们所创设的活动,最终都是为写作服务的,所以,任何活动的创设都不能是为活动而活动,一定要以写作为最终目的,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形式方面均要有利于学生写作。其次,创
设的活动要符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低年级学生适宜一些比较简单易操作的观察、参与式活动,而需要深入的思考、广泛讨论交流的活动则适合中年级开展,到了高年级就可以组织一些调查访问类的活动。最后,教师在整个活动创设组织中要做好调控,给学生明确的目的,提出具体的要求,根据活动开展情况不断调整方案,这样才能使活动开展顺利、有效的进行。
(三)注重活动设计的序列性
活动与习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马正平先生的《写作行为论》提出:“写作教学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我认为仍是‘建构中介’。”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以丰富的活动创建为中介,可以打破课堂习作教学的禁锢,实现活动与习作教学的良好结合,言由心生、情由景生,只有当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我们在设计习作活动时应关注其序列性。也就是说,我们创设的活动要自成体系,要有计划、有安排,不能要上习作课了,再临时的想一个活动,因为这样既不能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对习作活动的感知和参与活动的持续兴趣,又不能体现活动的阶段性和适应性,有可能这次创设的活动学生都喜欢,而下次的活动就都不愿意参加,或者这次的活动能紧扣习作内容,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完成习作,而下次的却不能??总之,活动的创设要在充分研究分析整个习作教学体例后,再确定一系列的活动计划和方案,在不同学段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阶段习作要求,这样,所设计的活动才能自成序列,并和习作紧密结合,真正的起到活动的作用。
当我们在思考学生为什么写不出高质量的文章时,我们是不是沉下心来,认真的分析其原因并找出适当的方法呢?将活动与习作想结合,无疑是可以借鉴和实施的策略。当然,教学有法却无定法,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会有自己的缺陷和弱点,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① 李白坚《大作文——写作教学中的新观念与新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 P26
② 叶圣陶 《作文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第360页
③ 叶圣陶 《〈文章例话〉序》《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