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德作文汇编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德作文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德作文 篇1
美德,这是一个在现在一个冷漠的社会里存在却又罕见的词语。它的字面意思是:美好高尚的品德,但要更深层次的去了解;体会的话,那么只有我们亲身经历了。
美德,没有仍何的限制。一声关怀的话语;一次无偿的献血;一次善意的谎言,一次救助灾区的孩子……这些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都是我们心灵中最善良;最纯真的;最本能的举动。这些,就是美德……
美德事件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但这些却只是那些善良的,内心美丽的人为我们做出来的。
一次,我在路边看到了以为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姑娘摔倒了,我立马跑上前去,拉住她的手,把她扶了起来。我关心的问:“你摔痛了没?有没有受伤?”她起来笑笑对我说:“好像没有,谢谢你的帮助!”我也对她轻轻一笑:“没有受伤就好……”
还有一次,我乘坐在公交车上,一位老爷爷上了公交车,可是没座位了。他看起来7、80岁左右,左右手各自拿着菜,很不方便。这时,有一个小男孩让了座位,说:“爷爷您坐吧!”爷爷和蔼地笑了一笑,说:“呵呵!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说着就坐了下来。美德,就是点点滴滴的小事,就那么简单。
我和美德有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人人学会懂美德,在乎美德,不让不良行为再次发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美德作文 篇2
我国曾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随着时间的飞逝,时代的变换,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倒我们,反到使我们认识到了根本不足,涌现出的一批领导人物带领我们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既说特色,就是在这之中又蕴含着美德。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我们虽已自由地建立国家,但数年的战争也使我们耗费了人力、财力,我国的科技水平仍有些落后,教育也有些短缺,在大山里的孩子可能都上不了学。这一时期,就涌现出了去打山里代课支教的老师、大学生们。甚至是初中毕业的人们,我要说的这一位老师,叫李小棚,他从年轻时就去了山里做代课老师,自己的住处简陋不堪,代课老师的工资有很微薄,每到了年下,他就要去车站搬水泥,搬一个月才挣不到一千块钱来贴补家用,就在如此简朴的情况下,他还攻读了西安电大专科,之后又攻读了本科,可是又有事让他犯愁了,山里的孩子以后会到乡里读寄宿学校,这里再也不需要代课老师了,可李老师舍不得这间教室,舍不得这群孩子们,由于孩子们一时还走不出大山,所以李老师的代课还要继续下去,我相信,李老师的思想还会继续影响下去。
李老师的这种教书育人、为孩子们奉献是一种美德,而孝顺也是一种美德。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一位叫做黄风正在上初三的女孩,她家只有三口人,她爸、她奶奶和她。她爸爸很早以前就得了病,成了高位瘫痪,奶奶又年迈。从6岁开始,她便开始照顾爸爸和奶奶,小小的她做饭够不着灶台,只能踩着板凳。大家想一想,一个6岁的小女孩站到板凳上做饭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啊!万一她被火烧伤了怎么办,可她熬过来了。她都上初三了,她在十二岁时推着爸爸,一天一夜才到了县城,然后坐车再去各大城市看病,就这样,她仍不放弃。
孝顺,乃孝和顺,我们有的做到了顺,可大多数的孩子连顺都做不到,又何谈孝?、
所以我们要秉承中华良好的`民族传统,有美德,不仅要孝顺自己的父母,更要长大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美德作文 篇3
挥汗如雨,金桂飘香,在这个喜悦的季节里,让我们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弘扬。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名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经典诵读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十分珍贵的作品。诵读是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朗诵,并对一些人民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一定地了解。当我了解了这些以后,便可以开始诵读了。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年纪一大把”,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也”,从《唐诗三百首》到《论语》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书本准备做作业。可是又想:不是还有明天吗?留着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电视。当我打开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时,脑子里忽然想起了《中华经典诵读》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于是,我关掉电视,回房间做作业去了,从读诗中我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从读诗中,我体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选自《农夫》);(选自《稻田》);
“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把,其实火力旺盛得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从《归去来兮辞》到《兰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和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去诵咏,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盛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进校门,便听见朗朗的读书声,读书声那么清脆,那么洪亮,回荡在整个校园里……这,便是我们每天二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我们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每天的二十分钟,让我们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中流淌,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学生人格的脊梁。
对于这宝贵的二十分钟诵读时间,同学们十分喜欢。有的时候同学们也会感到经典文章难懂,但是老师会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讲解,还会加入生动的事例。学校还组织了读背小组、帮扶小组,形式多种多样,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在快乐中诵读,在诵读中体味快乐。
走过岁月的长河,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我们品唐诗宋词,我们诵优美的诗歌,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还在我们心头荡漾。知识要靠积累,没有记忆就没有积累,记忆力训练是智能开发的重要手段。只有让同学们通过读、诵、背,去拓宽视野、积累知识、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我们学校根据大家的年龄特点,给每个年级提出了诵读篇目建议,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成长!
在我们学校,在每一节课前诵读经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老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增添了孩子们的书墨之香。经典的诵读,还推动了我们才艺的全面发展。经典诵读,也为弘扬名族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校将沿着“亲近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经典”的道路继续品味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感受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让中华诗文艺术之花在学生的生命中永远芬芳,让五千年文化的血脉在九百六十万的神州永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