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桥作文15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桥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桥作文1
家乡有座桥,一座普通的石拱桥,看似不起眼,甚至我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可它曾连着河两岸,连着千家万家,也连着我的乡愁。 却不知何时这桥断了,断了河两岸的联系,如今人们只能绕道走远路了。回乡时我特地去看那断了的桥,看着它那残缺的大理石像是被砍断的手臂,见证着农村的变迁,仿佛在诉说着如歌的岁月。
小时候,总感觉桥是热闹的好去处,桥这边时有人呼喊,桥那边有人应和,有人大声欢笑,有人骂骂咧咧……桥虽历经风霜岁月,却巍然屹立,不断上演着两岸的故事。桥上的大理石石板凹凸不平渐渐变得滑溜,那是万千行人走过的痕迹。我曾见到过一个小腿很短瘸脚的胖大婶上桥,粗壮的腰间系着看不出颜色的腰带,晒得紫红的手臂拖着一大板车香蕉,走一步歪两步,好像海上沉浮的船。忽然脚一歪,就在要摔下去的一瞬间,借着惯性手一抓抓住护栏,扶在了桥上的立柱旁长长地吁了口气,撒落一地香蕉。我还依稀记得桥上被那胖大婶抓过的地方似有一个手掌印,真神了。
每逢夏天,桥下清澈的河水是我和小伙伴们打水仗的地方,偶尔溅到河边浣衣的姑娘,惹来一阵阵笑骂。河水总有涨的时候,每逢下大雨涨潮,水面越涨越高漫过岸边水草,河面鸟禽齐游之于桥下,桥拱下就成了鸭鹅们的避雨之地。桥底映着水折射的白光,扑闪扑闪的,波光粼粼。桥拱石壁内也似流着一条"河",有些鸟禽们游进去就没出来,真是奇了。
可如今,桥断了!那本来傲然立于河之上的拱弧也没了!只剩下断桥身与水中倒影相互依连着。河水也没了往日的清澈,河那边无声了,没人叫喊了,欢笑也没有了!河这边也无人应和了、无人问津了。正当我呆呆望着断桥倒影感慨万千时,一位挑着担子的老者慢悠悠走过断桥边,指着河对岸哼着自编的小调:"桥断了,情断了,乡愁也断了……",唱罢黯然而去,我却莫名伤感。
我怀念家乡,常常思恋着家乡清澈的小河上,那座承载着我对儿时家乡记忆的石拱桥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可这记忆却总伴着一丝淡淡的愁。眼前的断桥边,往日的热闹没有了,两岸的乡里人依然平静,只是脸上似乎少了一些温情。只有那三五成群岸边玩耍的小孩无忧无虑,偶尔有孩子驻足疑惑问道:"这桥啥时断了?为啥断了不修回来?"一眨眼他们又不知哪儿去了,我望着桥的水中倒影,竟泪眼朦胧。
此番离乡,又不知几时再来。其实,在我的心里,家乡的断桥从未断过,它永远是连着的。
家乡的桥作文2
我的家乡楚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江南小镇,悠悠楚门河像一条洁白的玉带穿过小镇。有河就有桥,家乡的桥虽没有立交桥的雄伟壮丽,也没有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桥不仅是家乡特有的景观,也是家乡的文化积淀,同时也折射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南门河上有一座建于1983年“九曲桥”,从南滨花苑24层顶楼鸟瞰,“九曲桥”似一把纸扇,向河中展开。行走在曲折的小桥上,白石桥栏刻有龙凤呈祥、双狮抢珠、丹凤竞艳等浮雕图案,形态各异,妙趣横生。九曲桥桥下碧波粼粼,微风吹过,令人心旷神怡。坐在“迎晖亭”与“近月亭”远眺,丫髻山山峦迭嶂,古长城曲折延伸,与九曲桥相焕成趣。与九曲桥隔岸相望的是南滨花苑别墅与一栋20多层大厦,一低一高,奏响家乡文化蕴味与现代经济和谐发展的乐章。九曲桥还走出全国影响最大的镇级刊物《曲桥》,难怪有人说,假如没有这座九曲桥,楚门便会失去三分之一的魅力。
文房桥一组三拱,取名楚门古八景之一的“高阁文房”,桥面上刻着楚门文旦与文姓戏旦的凄美传说。早晨,人们到文房桥边练剑、跳舞、谈天说地,整个桥便热闹起来了。到中午的时候,整个湖面宁静了下来,此时的三个拱桥又静静地躺在湖面上窃窃私语,连天鹅也不愿打扰它们,安静地在暖暖的阳光下休息。到了下午,文房桥又热闹开来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在文房桥上追逐、打闹、嬉戏、整个桥像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一道残阳斜射下来,铺展在水面上,惬意极了!渐渐地,夜幕悄悄降临了,月色倒影下来,倾撒在桥上,好像给桥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到了晚上,整座桥的霓虹灯绚丽多彩、五光十色。不久之后,河边将建成湖滨路步行街,成为楚门最繁华的地方。文房桥既是巨龙,又像彩虹,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
楚门最大的桥就是我家旁的环保桥了,气势宏伟的环保桥横跨的河面上为楚门增添了气势和色彩,宽敞平坦的桥面不仅给家乡人们的交通带来极大的方便,也为怀揣着家乡发展的美好愿景,迈开了的铿锵步伐。
家乡还有楚洲桥、朝阳桥、昌业桥、城东桥、文澜桥,每座桥都是家乡人们的美好希望,也连接起家乡发展的梦想。
家乡的桥作文3
我曾陶醉在赵州桥的巧夺天工,心系于桥下的流水,我曾飞速奔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遥望远处的水天一线,然而,在这些喧嚣中,我却没有忘怀家乡的廊桥。
家乡的廊桥又名惠政大桥,横跨在龙溪之上,传说这桥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名善胜,后于大观年间重修,架木为梁。为方便民众避雨,歇息,覆以厦屋。民感其德改名惠政。在后来几次重修中都保持了木结构廊桥的风格,朴实而坚韧。直至民国24年1月,廊桥遭火毁,才改建成了石砌墩台钢筋混凝土桥的。现在的廊桥可是焕然一新了,经20xx年再次重修,变成了一座结构坚固,长72.8米,宽44.6米的桥,连抵抗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都绰绰有余。
廊桥上有三处不可不观的地方:美轮美奂的廊坊,历史悠久的碑文,还有那鳞次栉比的商店。
廊桥的廊坊共分三层,有60间,互有天桥相通。六座歇山式屋顶金光灿灿;红木门窗,挂屏及青石栏杆,雕像栩栩如生。漫步于廊桥之上,望着桥下溪水潺潺流动,闭上眼仿佛所有的烦恼都抛之脑后,只觉自己“陷入”了这山雨朦胧中,强烈地渴求这辈子都不要醒来,沉浸在这之中。
再向前走两步,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大大的石碑,上面刻着:今观是桥,巨螯镇服,金龙腾飞,美轮美奂,气势恢弘。登楼远眺,群峰环翠,丽日景明;瑞峰、寿峰姐妹古塔,遥相呼应,县江如带,波光百里。两岸人车川流,霓虹闪烁;围楼林立,绿草茵茵;百鸟啁啾,花香沁人。这块石碑仿佛见证了廊桥的蜕变,廊桥经历的风雨辛酸。每一次经过这儿,总会觉得有一股历史的气息让你驻足停留,望一眼这座“古桥”。
从古至今,惠政大桥都是奉化最为繁荣的贸易中心。
早在1935年之前,惠政大桥桥面南侧就有多家店铺,桥面北侧的中间供奉着神像,人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新桥建成后,云集在桥两边的商店更是繁多,绝对是人们购物的第一选择地。
廊桥代表着我们奉化,代表着我们奉化人风雨无阻,坚韧不拔的精神。它就是那一个“永恒”,永远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