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020-12-31青春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2)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3)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

  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

  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呢?(切)

  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

  师:为什么对折?

  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不说对称)

  (贴半个苹果图)

  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说一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

  师:那另一半苹果呢?

  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为什么?

  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两份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小声说说。

  2、再找人说说二分之一的涵义

  3、师:我们刚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吗?要求: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师:(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生说:怎么折的?怎么得到了长方形的二分之一?

  指板书说:你们看这些长方形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这里还有苹果,为什么其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小结:看来不论是一个苹果还是一个长方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验证比萨饼:为什么不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5、理解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圆课件)

  6、理解形状不相同大小相同的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正方形课件)

  7、判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三、在探索体验中理解认识其它分数并写出分数

  1、我们一起研究了二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三分之一。

  出示课件: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边说边写先写分数线,在写分的分数分母,最后写取的份数分子。

  2、现在静静地想想:里面的“3”和“1”各表示什么意思?分数中间的横线,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同桌讨论)3表示的平均分成3份,它叫分母,1表示的是这3份中的一份,它叫分子,中间的横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3、书空:用手在桌子上写写三分之一

  4、你能不能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用阴影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看看谁的方法多?

  师:(收集不同的作品黑板展示)有反馈,谁是这样折的?统计

  师: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吗?(个别要验证,较难、没有折出来的老师出示一个)

  师:你们真棒,一张正方形的纸,有这么多不同的折法都得到了它的四分之一。

  5、其实,除了图形中有分数,在我们身边也到处都有。例如:咱们班有36人,你是咱班人数的几分之几?(1/36)

  如果有个大蛋糕,刘宇佳这一组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6)

  如果女生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15)

  如果全班来平均分这块,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36)

  想: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越少)

  6、大家还想认识那些分数?你能自己举个分数的例子吗?

  师: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对了,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感受数学文化

  1、分数发展史的介绍

  同学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真了不起。其实我们国家是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呢!

  刚刚我们一起研究了分数,那现在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呢?

  五、巩固练习

  1、同学们真了不起,对分数有了这么多了解,那你们来看看这些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2、看图估一估,阴影部分大约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课件验证)

  比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你发现了什么?

  3、玲玲和丁丁在争论不休,看看为什么?

  把一根火腿肠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一定是这根火腿肠的二分之一?

  4、出示课件:形状不一样、大小看不出来的三角形,还是平均分吗?

  思考题::我们班第一组有6个同学,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每份是几人?

  六、总结收获

  这节课即将结束,能谈谈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吗?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认识,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所有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情况,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到底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4、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3、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4、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2.《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3.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4.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5.《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6.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7.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三篇

8.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反思

上一篇:徐俯《春游湖》原文译文及赏析下一篇:埋在记忆深处的那缕阳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