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写人作文三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写人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写人作文 篇1
这就是我,只是一个既平凡又无特点的傻女孩,缺点一大箩筐,优点没几个,屈指可数。
我,只是一个喜欢微笑,乐观的射手女,渴望自由,不希望被束缚,每天都可以在阳光下尽情地嬉笑,忘却那些不愉快。人生苦短,何必整天愁眉苦脸地过活,倒不如开心地欢笑,向全世界宣告:我,可以活得很灿烂!我,不完美,或许你对我不满,不喜欢我的性格,嘲笑过我。可我也不可能为你而改变,我不理会别人怎么看我。我只过好我自己一个人的世界。
我喜欢阳光,喜欢和狗狗一起晒太阳,喜欢在冬季的上午,趴在走廊扶手,眯着眼睛,享受着阳光温暖的怀抱;我喜欢黑夜,喜欢望着那明亮的月亮和闪烁的星群,享受着黑夜里一丝静默,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想着奶奶给我讲的神话故事。我喜欢蓝色,因为它给我一种安详、宁静的味道,蓝天、海水都是我的最爱,因为它们是由我喜欢的蓝色所构成的';我喜欢黑色,因为它给我一种孤独、寂廖的味道,因为黑色的代言者就是黑夜,它是夜的主色。我喜欢薰衣草,因为薰衣草的香味能让我安心,让失眠的我再度安睡;我喜欢向日葵,因为它永远都没有悲伤的一天,我希望自己可以如同向日葵一样,每天向着太阳抬头。
我没有安全感,所以在人群拥挤时请牵紧我的手,让我知道有个人会担心我,在茫茫人海中,有属于我的一个知心好友。旋转木马,坐在马背上,一圈一圈地转,我开始有点期盼可以转到幸福的远方;摩天轮,到最高点时,那是最接近天空、云的地方,也是幸福的最终点站。我喜欢一切同幸福有关的事物。但,那再美的童话也是假的,梦幻的时光也有停止的时候。随着时间的飞逝。我先前的那些幼稚思想已不复存在。假装变成了我另一张脸具,装作很开心,装作不懂,装作别人误以为我没有忧愁,很天真,很单纯,不用再担心我。面对烦恼,我学会想方设法排除坏心情,把郁闷发泄出来。受了委屈,我就一个人躲在被子里静静地流泪,泪水不是懦弱的表现,只是一种发泄物。喜欢让风吹过耳边,让一切悲伤,一切烦恼远远抛之脑后。喜欢淋雨,哀伤随着雨水溅落,没人看见。
这就是我,一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内心复杂,但思想乐观过每一天。
小学写人作文 篇2
要说捏彩泥,彩泥李一定是第一,而且是永远的第一。
彩泥李捏彩泥不仅传神,而且迅速。只见她纤纤手指上下翻飞,眼到手到,手指划过哪儿,哪儿就出现了一条精致的花纹,巧手那么搓几回,你还没看清楚呢,一眨眼功夫,一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就这样呈现在你面前。彩泥李个子挺高,手指修长,手臂极长,配一张可爱的圆脸,只要披上一件金色的衣服,远看就如一只川金丝猴出没其间。彩泥李身上唯一的缺点就是肚子有点大,可爱企鹅状,走起路来,时常还左右摇晃,那时候就更神了。记得有一次她和一位同学去看电影。看电影时,手里还在摆弄彩泥,电影放两个小时,彩泥李不停地在做小人儿。
黑暗里她双手十分熟练地搓一个圆来,准确无误地点上眼睛、鼻子和嘴巴,这技艺简直比魔术还神奇。只用手一抹,无论是眼睛、鼻子还是嘴巴,样样都粘得精致到位。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彩泥李就已经在黑漆漆的地方把电影角色做成了八个惟妙惟肖的泥人形象。电影一结束,“啪”灯一打开,领座的阿姨看到彩泥李手里捧着的小泥人,就打听这是在哪买的电影纪念品。听说是彩泥李自己做的时候,惊讶地合不拢嘴,出高价要买下这泥人。彩泥李哪里舍得卖这作品呀,只是挡不住阿姨软破硬泡,卖了一尊给她。听完彩泥李的故事,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这是何方神圣呢?
哈哈,正是本尊,大名李xx。
小学写人作文 篇3
我们班有一个爱看书的男孩,长得特别瘦、稍微有一些矮,眼睛不大也不小,还戴着一个小眼睛。小小的嘴巴里长着两颗兔子一样的板牙,让人觉得非常可爱,真想给他取几个外号:“可爱男孩”、“书迷男孩”……
“书迷男孩”无时无刻不在读书。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在享受美食,而他却在津津有味地看书。他总是看书看得很入迷,每次都得老师提醒他吃饭,他才开始一边吃,一边看书。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他被我们吵得从书中“醒”过来。他总是去向老师报告说:“老师,我可以留在教室看书吗?”但几乎每次都被老师拒绝,因为老师想让我们多些户外运动,他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书,这就是我班大名鼎鼎的“书迷男孩”——刘梓旭。
他不仅爱看书还喜欢拼东西。
有时候他从书包里拿出一大把小零件,动手拼装,一会儿就能拼出一个小汽车、小房子或是其他一些东西。他有一双灵巧的双手,每次我拼东西不注意细节时,刘梓旭都会帮助我完成作品。刘梓旭,真是太感谢你了!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班的“书迷男孩”刘梓旭这么爱读书、动手能力也特别强,我相信,他的学习成绩也会慢慢提高的,我要向他学习。我也要做一名爱读书、勤思考、乐动手的好学生。
【精选小学写人作文三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