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不缺少眼泪
缺少的只是真情
赵本山的小品中有一句话:“鸭蛋,来,123,哭!就是后面连哭带说的那个!”
现在,打开电视,似乎每个电视台都少不了那些“连哭带说”的节目,并非是有意批评,只是如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即使再悲惨的故事,三番五次的诉说之后,听故事的人也会毫无感觉吧!
见过了太多的流泪,听过了太多的悲惨故事,我们的一颗心早已变的“无坚不摧”了!
我们可以坦然的走过大街上的乞丐,面对捐款箱时我们可以不屑一顾,可怜吗?比你可怜的人多的是呢?
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是一张张冰冷且陌生的脸。
这个世界,早已忘记了什么叫做感动。
我们的社会
养育了一群
悲伤的少年
有人说,90后的音乐,是伤感的旋律;90后的文字,是灰色的笔调。
不错,90后的孩子们,似乎变的过于忧伤,随便打开一个网页,总是被黑灰二色大片的占据,冷色系像是在随时宣告着我们更为寒冷的心情。
我说,这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般的装腔作势,我们都是不幸的孩子,生存在了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社会给我们造就的压力使我们必须以超过当年父母几倍的步伐艰难向前,否则便难以逃脱被社会遗弃的命运。
此外,网络的迅速发展,E时代的提前降临,也让我们这些所谓的90后,更早的看清了世界,我们提早步入了那个本不属于我们的地盘,窥见的,有一点点虚伪,一点点冷漠,一点点堕落……
悲伤,这正是为我们自己而悲伤。
潮流的标签
叫做非主流
原先,很喜欢非主流的格调。
所以,曾有一段时间,在我最痛恨的英语课本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插图全部被换成了了一幅幅非主流的图片。那些极具梦幻色彩的色调,延伸至天边的铁轨,以及代表着幸福的巨大摩天轮;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游离于现实之外的美,是十五六岁的年华中对青春的无限遐想……
而如今的所谓非主流,却早已经泛滥了,泛滥到几近不值一提。
越来越多的杂乱元素开始融入了现今的所谓“非主流”网络上充斥着的歌曲、视频……也纷纷以“非主流”自居,真的很难想象这锅“大杂烩”还要“乱炖”到什么时候,它早已失去了成为主流的机会。“非主流”永远只会是“非”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