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同情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进了乞讨者的铁罐子——叮当!声音是那样的清脆响亮,它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多么善良,我的行为多么高尚!同情是高尚的,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爱的具体表现,也是互助原则的具体行为。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人在遭受灾难的时候往往显得格外的孤立无援,这时候接受亲朋好友的同情是绝对需要的。同情正是在帮助别人渡过难关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美德。
同情的美是一种完善自我的崇高感,犹如一面镜子。人们常说,人应该有同情心。不能想象,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会没有同情心。因此,把同情心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去张扬,看来是极其必要的,在与被同情者的关系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这便是镜子的功能。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就关注了“同情”的心理表现,并且对它作了比较充分的解释。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有孩子掉入井里了,必定会有人去救他,因为同情心是一种普遍的人性特征。到了近代的西方,随着人道主义观念的逐渐普及,关于同情的解释就更多了。美国教育家威廉·贝内特在他编写的著名儿童读物《美德书》里,第一单元就讲同情,他关于同情的解释是:“如果说,勇气是当别人面对困难时与他站在一起,那么,同情就是当别人感到悲痛时与他站在一起,同情是一种认真对待别人的现实——不仅是他的生活境况,还有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感情和美德。它是一种与处于困境或不幸中的人结成伙伴,支持他,为他分忧的积极态度。”
亲爱的朋友,请记住我的话:同情的美是流动的美。平等是她的前奏曲。
人为求名而施予,那潜藏的欲念,使他的礼物不完美。同情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只有达到主客相投,物我两忘,天地间只有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善行的顶峰。由此,不禁使我想到那个扔给乞讨者的硬币。在一群围观者中间,施予者叮当得越多越可谓善者,旁人的赞叹声也越频繁。假如他就此而陶醉,陶醉于第三者的捧场,那他只是一个傻瓜,他只是用几个硬币租了一个瞬息即逝的桂冠。他一旦离开这个空间,谁都把他忘得一干二净,在他未到家之前,也许连他自己也忘了曾经戴过这样一顶桂冠。
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组合的和谐音响。它给被同情者送去的是温暖,为同情者带回的是收获。愿每一个人都有真正的同情之爱,也愿这种同情之爱有理性的光辉照耀,富有真正的人间情味。
篇二:同情心无罪
看到乞丐渴望的眼神而心生不忍,是同情;看到残疾人艰难的行走而心生怜悯,是同情;看到人伤心痛哭而心酸,是同情;我们的同情心经常受到可怜事物的作用,而跑出来怜悯他人,但同情心并不是经常用对地方的.,来看看现在同情心怎么了?
同情心被欺骗,如何是好?
街边常有一些“文章乞丐”,他们用粉笔写下乞讨原因,然后跪在街边等待别人援助。“文章乞丐”年龄范围广泛,上到老人,下至3岁幼童,他们衣衫破烂,目光呆滞,引得行人纷纷注目,同情不已。但很多这样的乞丐都是骗子!那是一个个诈骗集团赚钱的工具!被骗的人,痛心不已,痛心自己被欺骗,痛心扔下的钱,也痛心人性的丑恶。那被欺骗的同情心也偷偷落泪……
难道同情心被骗了,我们就不再同情乞丐了吗?当然不是,被欺骗又如何,帮了人,心也舒坦,何况并非每个乞丐都有诈骗集团控制的。再者,即使你施舍的乞丐真的是被控制了,你抛下的钱可以使那乞丐少饿一顿饭,少挨一顿毒打,又何乐而不为?同情心被欺骗,我们无暇理会,我们忙着将善良的同情温暖更多的人。
同情心被厌恶了,如何是好?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同情,别人受苦受难了,要自己站起来,你那泛滥的同情心只会招来白眼,招来厌恶。你也莫名其妙:“我只是觉得你可怜而已,想帮帮你而已,有什么不对呢?”
泛滥的同情心让人受不了,自己被厌恶了也觉得难受,那我们为什么不把同情心管好呢?别人可怜,是值得同情,但别人没开口请求帮助,就别自作多情。桑兰半身瘫痪够可怜了吧?可她不需要我们同情,因为她有足够的力量挣脱命运的摆布,我们的同情只需化作鼓励,为对方加油打气。
同情心被误会,该如何是好?
试过可怜别人丢了钱包,请对方吃饭,反被怀疑偷钱包的是自己吗?我试过。结果哭笑不得,也骂自己为何多事,那被误会的同情心委屈得想哭。
被误会了,就不再帮助别人了吗?当然不是的。那就真诚地帮助别人吧,即使被误会,真诚地解释一番,别人会明白理解的!真诚的同情心一定会被接受的。
现代社会,同情别人也要受罪,但那又如何,我们的同情心无罪!将我们的同情给与真正需要的人,我们就能收获一份满足,别人也收获一份快乐,何乐而不为?
篇三:同情,是一种美
有些人,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摸透人类罪恶的全部秘密,却并不以不道德出名;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比寺院方丈更有道德。
——题记
一枚小小的硬币,落进了乞讨者的铁罐子——叮当!声音是那样的清脆响亮,它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我多么善良,我的行为多么高尚!
一颗金灿灿的种子潜入了本是荒芜的土壤,它是那样的悄然无声,既使当它带着喜悦钻出地面,欣赏着已经成为土地一部分和自己,也仍然显得如此安详。
如果在命名同情的圣典上,当之无愧的应该是后者——悄然无声的种子,而不是叮当作响的硬币。
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类组合的和谐音响。我曾苦苦地追寻过它的色彩显像,包含着色彩三原色中的两种。没错,肯定没错,请原谅我的自信。难道你没看到,它给被同情者送去的是温暖,为同情者带回的是收获。
同情,是一种美。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和谐的连结,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同等的情感流动。请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同情者把自己比作高山,而把被同情者看作低洼,那么高山流水只能在低洼里搁浅,而无法反馈。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他一定是最寂寞的。他以救世主的身份恩赐于凡民,却永远不能获得交流。有的孩子说:“我也想同情和帮助别人,可是,他只朝我看了一眼,一扭头就走了。”我真想告诉那孩子:去对着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那脸上的表情一定象个骄傲的王子。
有人为求名而施予,那潜藏的欲念,使他的礼物不完美。同情不是一种炫耀、一种交换,而是一种与功利全然无关的情感享受。只有达到主客相投,物我两忘,天地间只有一个实际的行动,才能达到善行的顶峰。由此,不禁使我想到那个扔给乞讨者的硬币。在一群围观者中间,施予者叮当得越多越可谓善者,旁人的赞叹声也越频繁。假如他就此而陶醉,陶醉于第三者的捧场,那他只是一个傻瓜,他只是用几个硬币租了一个瞬息即逝的桂冠。他一旦离开这个空间,谁都把他忘得一干二净,在他未到家之前,也许连他自己也忘了曾经戴过这样一顶桂冠。
我曾品味过这样的诗句:
人的朋友是你的有回答的需求
他是你用爱播种
用感谢收获的田地
他是你的饮食
也是你的火炉
国为你饥渴地奔向他
你向他寻求平安
我赞叹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感谢它给了我第三个命题的灵感。同情的美是一种完善自我的崇高感,犹如一面镜子。人们常说,人应该有同情心。不能想象,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会没有同情心。因此,把同情心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去张扬,看来是极其必要的,在与被同情者的关系中,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这便是镜子的功能。
【关于描写同情的作文】相关文章:
3.关于同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