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2)

2021-06-02外貌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篇精讲课文,该单元以" 人与自然 "为主题展开。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突出了水的无比珍贵,给我们以深刻启迪。笔调清新,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小时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下雨天,孩子们用雨水洗澡,炎热的夏天则盼望水窖被打开的瞬间,细腻刻画了四兄弟尽情享受母亲一勺清凉之水的舒服与痛快,字里行间透出了作者对水的渴望,对水的珍爱,对母亲如水一样亲情之爱的美好回忆,真情演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文章中急切的盼水之情,浓浓的母亲之爱值得反复涵咏。

  2、教学目标

  ①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 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激发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③ 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快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精读课文自然段,知道课文围绕"缺水"写了哪几个场景并通过想象、联想、对比等方法,体验缺水给村里人带来的苦与乐。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生动描述的方法和全文所采用的"反衬"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法

  1、采用"读-赏-联-议-悟"的教学组织方式。 读------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这是一节课最基础的部分,让学生通过带着问题读课文,筛选有关信息,抓住"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文眼。赏------- 本文词汇丰富,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及时积累,总结,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仓库。在如何品析重点语段方面,我指导学生去捕捉句中的重点词,抓住句中的数量词和孩子一系列高兴的动作来体会水的珍贵。联、议 ------ 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阅读过的相关材料,想想西南地区的旱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拓展教学空间和教学内容。想象文中描写的场景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到。悟------最后由学生总结自己的感悟与心得,积累阅读方法,丰富自身情感。

  2、多媒体运用:展示干旱地区的图片,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提供帮助。教学互动流程以"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愿望,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的学习中互相启发,并获得新的感受。并力求做到读、写、说的结合。

三、说学法

  1、以学生的自主感悟为主,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人们对水的珍惜和渴求。

  2、 以学生的朗读感悟为主,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课堂中学生可采用各种形式的读:默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读……同时注意读的层次性,如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朗读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整体把握脉络(2-3分钟) 出示一组表现西部地区缺水状况的图片和反映缺水之苦的当地民谣,让学生说说感受。 ()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大家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示句子:"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作者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去表现的?(板书:缺水之苦有水之乐)

  2、精讲部分(25-30分钟)

  A.了解缺水之苦,体悟水的珍贵

  (1)十里挑水 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水,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2)风干晒干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2 到第5 小节,看看哪些语句最能让我们感受到缺水的痛苦?

  出示: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四兄弟此时是什么样的呢?) "风干"应该比"晒干"更难熬!能读出这种"将要被风干"的痛苦吗?

  小结:通过具体的语句,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的确是一个缺水的地方,缺水的生活苦不堪言。当地村民盼水、哭水、梦水,向五湖四海呼唤水。所以—— 引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B.品味得水之乐,倍感水的珍贵

  (1)学习"下雨天"的相关内容

  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2)学习"一勺水"的相关内容

  ①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

  ②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3、课堂小结,反衬水的珍贵(5分钟)

  作者出生在缺水的地区,本应写缺水的苦涩和艰辛,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有水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呢?(这种写法就叫反衬)

  在这样鲜明的反衬中,让我们更加强烈的感受到-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赏析王维的《鹿柴》,看看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反衬手法写出空山深林的寂静和幽暗的。

  4、作业:

  1 、设计两条节约用水的宣传语。

  2 、关于水,作家有太多复杂的情感,苦、乐交织,构成了童年生活的底色。学了课文,你肯定对"水"又有了新的认识,请选取一个方面写一篇简短的小文章。

  我说课的课题是《水》,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学习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课稿 篇3

  下午好!

一、说教材

  今天我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第十册3单元的11课《晏子使楚》。我是根据教学进度选择的这篇文章。《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本文主要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依仗着国势强盛侮辱晏子;而晏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了针锋相对、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等高明的策略,一一加以反驳,维护了个人和齐国的尊严。读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发人深省。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1、2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晏子出使楚国的背景。第3——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楚王侮辱晏子安排了三件事情即: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却被晏子一一反驳的过程。第6自然段即是第三部分,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本文层次清晰,结构明了。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详细记叙了事情的经过,第三部分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本文语言通俗易懂、浅显朴实,适合积累,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的语言世界。阅读楚王和晏子的对话,品味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感受晏子的魅力是本文语言学习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具备了初步的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因而让他们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学习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该年龄段的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向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而学生对本文几处晏子回应楚王的侮辱的话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作为教者的我们帮助学生建构感性的认知世界,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达到积累、运用就成为教学的重点。本文最大的教学价值就在于训练学生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过渡语)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简析,基于对学生年龄特征的估计,以及针对编者编排意图的揣摩,本课的教学我确立如下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认读8个字,会写14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侮辱、敝国、面不改色、尊重”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目标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会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品味晏子语言之妙。

  目标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他们明辨是非,理解晏子的智慧,知道他是怎样维护齐国的尊严的。

  对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重点是:了解故事内容,品味语言之妙,感受晏子的魅力。教学难点是:初步领会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特点的表达方式。理解晏子的智慧。

三、说教学理念

  (★过渡语)对于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是教材的特点,学生的语文实际学习水平以及课标的要求。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学科性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打算采用以读为本、以生为本,紧扣语言文字,读读议议,品读揣摩,充分展示学习语言的过程。针对本文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朗读体验、质疑问难,读文找句,合作交流能有效地体会晏子巧妙机智应对楚王的侮辱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我相信让学生自己学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也力求让教路,文路、学路三者合一,融为一体。

四、说教学流程

  (★过渡语)我带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为了更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地上好语文,真实展开我的教学流程。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几大板块。

  (一)导入

  (二)初读

  (三)品读

  (四)总结

  (一)导入,解释课题

  1、板书课题:晏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生读课题,师介绍晏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

  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解释课题“晏子使楚”

  是啊,晏子出使楚国,那作者又是怎样写他出使的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晏子去楚国看一看。

  (★设计意图)这里我采用了开门见山法直接板书课题导入了新课,关注了课题。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即文眼。从题目入手往往能生发教学的切入点。

  (二)初读课文

  在初读课文时,通过让学生用心地初读课文,教者帮助他扫清阅读障碍。我主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方面予以重点指导。

  纠偏字音:乘(第二声)机枳(翘舌,第三声)大夫(注意多音字,这里念dafu)

  注意字形:晏辱(都为上下结构)柑橘枳(注意偏旁同为:木)

  在字义方面,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查字典、查词语手册和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相机理解,比如囚、侮辱、大夫等

  二是在学生初读过后,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把握。我就是让学生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随机梳理板书,达成感知的目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我主要着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对文章的把握,作为感知的侧()重点,以求学生初读后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品读课文

  (★过渡语)这样子,我的教学就进入到了细读、品读环节。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1、细读第3自然段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标注出楚王第一次侮辱晏子的语句,并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2)找出晏子回击楚王的话,自由朗读,根据提示谈谈晏子语言之妙。(让学生自由说理)

  (3)晏子回击的结果如何?(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4)楚王开城门是无奈的,否则就要承认楚国是狗国,自己是狗王了。扮演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

  在初步领会人物的特点后,顺势而结,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五、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说这课的板书,我的板书是这样的:

  晏子使楚

  侮辱

  楚王晏子

  反侮辱

  这样的板书设计就是文章教学重难点的缩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简洁的板书为我们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上一篇:游石海-作文下一篇:实用的小学生中秋节的作文100字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