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5)

2021-06-13小猫

美术说课稿 篇7

  一、 说教材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他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或动作以及其他非语言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而教师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美的快乐。

  春雨过后,我和孩子们在散步时,发现草丛里和小树上躲满了小蜗牛。孩子们兴奋极了,纷纷都跑去捉蜗牛了。软软的身体,大大的贝壳房子,很是可爱。为此,我设计了这一主题活动,一方面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可以好好的亲近可爱的蜗牛,另一方面是通过孩子的这一好奇心加以引导孩子认识蜗牛的结构特征。就如《新纲要》中所说的,"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我制定了如下三大目标:

  1、感知蜗牛的形态,并能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2、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3、发展想象力,进行添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蜗牛。 2、练习添画, 感知环境的意义,组织确立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关系。

  难点: 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蜗牛的形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由观察蜗牛。

  2、示范画一张(白纸中间画了一只大大的蜗牛妈妈),两簇草丛(用泡沫纸制作的)。

  3、人手一盒蜡笔、一张画图纸。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创设环境,带幼儿到一个富有童趣的世界中,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直观形象法:中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还没有摆脱具体形象的束缚,而活泼可爱的小蜗牛的直观形象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易被他们所接受。

  3、演示法:幼儿的绘画需要一定的经验基础。我带着孩子们帮助蜗牛妈妈寻找蜗牛宝宝,实际这一过程正是在教孩子们怎样画蜗牛。

  4、操作法:让幼儿自己来操作,找一找,画一画,调皮可爱的蜗牛宝宝在哪儿呢?

  本次活动借助调皮可爱的小蜗牛的吸引力,采用情景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帮助蜗牛妈妈寻找蜗牛宝宝。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幼儿平等的位置上,与幼儿一起寻找,欣赏幼儿的童心,保护幼儿的天真,使幼儿的作品更富有童趣。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绘画能力,更升华了情感。

  审美教育不仅体现在对美的感受力、接受美的能力上,更主要体现在表现美的能力上。幼儿通过看看、想想,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画一画,表现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表达,以及对蜗牛形态的把握。

  同时采用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表现能力逐步充满信心。其中也通过了幼儿间的互补学习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 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八个环节:

  经验准备-激发兴趣-创设情景-绘画示范-添设情景-幼儿操作-评价指导-展示作品

  1、经验准备:有了之前的观察蜗牛的经验准备后,孩子对于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把握蜗牛的形态,有所帮助。

  2、激发兴趣:让孩子猜一猜,猜猜今天老师请来了哪位小客人,激发孩子的兴趣。

  3、创设情景:出示示范画和两簇草丛,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场景。一场大雨刚下过,草地上湿湿的,太阳公公也笑嘻嘻的从云朵里钻了出来。蜗牛妈妈带着蜗牛宝宝们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喝点甜甜的雨水。小蜗牛们可调皮了,不一会儿呀就都跑出去玩了。玩了好久,小蜗牛们还没回来,蜗牛妈妈就有些担心了。我们来帮助蜗牛妈妈找找小蜗牛,好吗?

  4、绘画示范:一起找一找,边说边画:身体有点像横着的小水点一样,头大尾巴小。用一条螺旋状的线表示身体,它重重的贝壳就出来啦。再给它加上两根细长的触角,添上眼睛和嘴巴。哇,小蜗牛找到啦。

  5、添设情景:提问:我们这两只小蜗牛是在哪里找到的呀?(在树枝上、在草地里……)再添画上相应的情景。让孩子发挥想象,提问: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蜗牛宝宝呢?

  6、幼儿操作:在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上再让他们来操作。

  7、评价指导:在孩子们画画时我从旁巡回指导,先个别指导,当看到孩子们绘画的精彩之处时,就集体评点一下。并让让孩子大胆的介绍自己的小蜗牛是在哪里找到的? 绘画是幼儿表现自我,创造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语言,我们要不断的培养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合理评价幼儿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孩子就会大胆、自信的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8、展示作品:将孩子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让大家共同欣赏。看到自己美丽的作品和听到各种各样的赞美声后,孩子们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往后更积极的参与美术活动。

美术说课稿 篇8

  一、学生经验

  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对冬天有了较深的了解,有些学生还画过溜冰的人,所以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人物动态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课对于学生来讲主要是溜冰动作特点的理解与表现,特别是用修正带的表现形式不熟悉。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应允许学生表现的内容在符合命题的前提下有自己的特色。

二、 相关知识背景

三、教材分析

  依据教材要求,可以选用绘画、修正带制作、写生溜冰鞋与用各种材料表现“溜冰”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为此,教师应该对几种表现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学生一起探究、指导其表现方法,同时将这几种视觉效果下的作品供学生欣赏。这几种方法中,以修正带制作为重点,是需要重点讲解的。这里主要是人物的动态的把握。本课的绘画与上节课的绘画要求差别不大。各种材料的制作,其实还是要抓住人物动态,与前面的要求相通,只是制作方法有些差异。

四、教学目标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对冬天有了较深的了解,有些学生还画过溜冰的人,所以在情感上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人物动态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对于学生来讲主要是溜冰动作特点的理解与表现,特别是用修正带的表现形式不熟悉。因此以启发想象思维,激发创作热情,表现不同的人物造型为重点,以构图的完整性与作业的个性特色为难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感受和大伙一起在下雪天进行溜冰的乐趣,热爱体育运动的感情。

  知识与技能:了解溜冰时的动作,用修正带绘出人物不同形态,能对命题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理解溜冰的动作特点,学会用修正带表现;通过对命题的理解,发挥想象,进行个性创作。

五、教法探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应尊重学生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在课的开头让学生交流自己溜冰的形态与感受,让学生表演溜冰引出课题。在用修正带画溜冰人的环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上台做模特,教师演示的方法,结合交流、讨论,练习等,让学生通过活动,在交流、观察中掌握绘画方法,并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命题表现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方式、表现的方法,在自由组合中完成命题。真正放手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在自由组合中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学法指导

  引入部分让学生欣赏一段溜冰的表演录象,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进入本课的情景中。学生通过回忆自己溜冰的情景,把注意力集中到到“溜冰”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请学生现场表演,课堂气氛马上会非常活跃,既调动他们的情绪,又能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溜冰动作、人物姿态特征。为下面的教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新授环节,首先要解决人物动作表现的问题。刚才的的溜冰表演和录象已经起了很好的视觉直观形象的作用。学生讲起溜冰时人的动作就有东西讲了,他们会把刚才观察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边讲边用肢体表现,为下面的画画作铺垫。在学生的表演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人物动作与肢体变化的关系。教师要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夸张)请他们上台表演,学生会有一种自豪感,更加积极地参与。教师现场示范用点线画出学生的动作,下面的学生既了解了画法,又能与具体的人作比较,体会到点线画法与人物写生的区别。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做动作,一个运用“点线画法”画出动作。这是对新学知识的练习巩固。同时,这种形式学生全部动起来,形式新颖,学生有兴趣了,学起来会比较主动。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方法,再引出修正带的表现方式,学生在表现出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同时,运作又较容易,不会因为操作的困难而失去长时间的注意力,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业,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整块活动让学生表演溜冰、模仿溜冰中观察人在溜冰时的动作变化。“点线画法”一方面为学生用修正带画画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

  在学习用各种方法表现“溜冰”主题的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经历了思考、回忆、创作等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解决问题后的乐趣。在自由组合的过程中感受到寻找伙伴的和合作的重要以及交际能力的锻炼。这块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了解溜冰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由选择,从兴趣出发,培养命题创作的能力。

  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培养学生自信,敢于表现自我创设一个舞台。让学生发挥主动与主体,进行自我评价,选出各类不同的奖项,提高学生的兴趣。

七、教学活动实施脉胳

  观察、表演→了解技法→表现应用→命题创作→展示评价→拓展

上一篇:精选美术说课稿模板汇总6篇下一篇:小学美术说课稿模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