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类观察日记1
傍晚,回家的时候,我来到小区里,在小区的角落里,有一片干枯的草地。草地里居住着许多昆虫,我来到草地旁边,翻开土地,大吃一惊,这里居住着数万只蚂蚁,它们合起来,足足有一头小牛那么多只。我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原来蚂蚁的身体部位是这样的,蚂蚁的头很大,脚有的六只,有的八只。蚂蚁的屁股很小,像一粒圆饭粒。它的身子上有很多毛,身上的颜色非常多,品种又非常多。
我把有些蚂蚁弄进塑料袋,想看看它们是怎么团结合作爬出来的。蚂蚁们一个接着一个用两支又尖又大的牙齿把塑料袋钻成一个接着一个的小洞,洞越来越大,直到成了一个窟窿。蚂蚁们出来并团结合作,互相帮助,把塑料袋拉进土里,做成它们的家。这一幕让我不得不佩服啊!蚂蚁们让最肥最大的蚂蚁王住进了塑料袋里,对蚂蚁们说,这是一个温暖而舒适的新家。蚂蚁越来越多,我又看见蚂蚁们向毛毛虫宣战,我想:那么小的蚂蚁能打得过那么巨大的毛毛虫,真让人难以置信。蚂蚁们团结起来,攻击性非常强,而毛毛虫也被它们折磨得筋疲力尽,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它们居然抬起了毛毛虫,缓慢地向洞口移去,尽管很慢很慢,却没有放弃。更有趣的是,它们还轮流来抬,似乎还有分工:带路的、鼓劲的……没过一会儿,蚂蚁们就把毛毛虫抬进洞里了,给大伙分享着吃,一只毛毛虫,可以够蚂蚁们吃好一阵子了。
时间不早了,我背着包回到了家。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让我学会了团结,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困难。
昆虫类观察日记2
蚂蚁,也许在有些人的眼中,它们不过是一种渺小的生物,其实,它们却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奥秘。每到夏天,我就经常可以在地上、墙角、花坛边或树洞里等潮湿的地主看见一群群的蚂蚁,它们总是自觉地排成整齐的队伍,匆匆忙忙地搬家、寻找食物,好像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去楼下散步,坐在花坛边打算休息一下的时候,恰好看见有几粒“旺仔小馒头”零星地散落在花坛边上。这时,我发现一些小蚂蚁们爬了过来,不算多,大约有五六十只,它们爬到小馒头的下面,似乎想把它搬起来,抬回家去。可是,对于它们来说,如此庞大的小馒头,这样的重量,它们又怎么承受得了呢?果然,试了几次,都像举重运动员失败那样败下阵来。它们似乎有些放弃了,有几只折回它们的巢穴,可仍有几只留下来看守着,在馒头的四周转来转去,那么,刚才爬走的,应该就是情报员了吧。
果然不出我所料,过了一会儿,我远远地看见刚才那几只小蚂蚁,后面还跟着一长串的蚂蚁,细数大约有一百多只,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它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我被它们所深深地震撼了!我轻声地反问自己,若是在我们早操的时候,能排出如此整齐的队伍吗?
小蚂蚁们来到一粒小馒头前,搬了起来,每只从小馒头上取下一小点,它们排成U字型,在巢穴与馒头之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一粒小馒头就被他们搬完了,消失得无影无踪。接着,它们又开始搬第二粒,一刻也不得闲。
看着它们,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们会迷路吗?通过在网上搜索,我找到了一些有关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等方面的资料,原来,蚂蚁在通过的路上都会从体内排出一种激素,寻路的时候用触角嗅到气味,就能回家了。
小蚂蚁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那么富有情趣,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昆虫类观察日记3
在科学课堂上,老师要我们观察蜗牛。于是我回家后就到花园里去寻找。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这种小东西。最后,在爷爷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潮湿的墙角里找到了两只小蜗牛。
本来在课堂上听了老师讲蜗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现在看到了真的蜗牛,我要把它仔细地观察一番。
它们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软的身体就藏在这个房子里。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开始观察。
我发现蜗牛好像没有骨头,身体柔软,全身湿漉漉的。头部有一对螺旋形的触角,对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应。如果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它们很快就从用薄膜封闭着的“门洞”里出来了,这说明蜗牛非常害怕强光的直射。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在阳光下闪烁。这说明它行走时需要润滑。
可是,蜗牛的嘴在哪儿呢?我找来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才发现一个很小的圆点,我想蜗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拿来一片菜叶放在盒子里,把蜗牛捉来让它吃。我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它吃菜叶,我就把盒子盖严,去睡午觉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蜗牛把叶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终没有看见它吃东西,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细一看,盒子里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放菜叶时并没有这些东西,那一定就是蜗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个小时,这说明蜗牛是在黑暗中吃东西,而且吃得很慢。
蜗牛真是一种神奇的小动物,特别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护着它的“小房子”,给人留下极其美好的感觉。
昆虫类观察日记4
前段时间,妈妈从网上帮我买了三十条蚕宝宝。
刚买回来,蚕宝宝全身都是黑色的,我都看不出它们的眼睛长在哪里了,我把小家伙安置在一个竹篮子里。每天早上起床,我的第一件事便是给蚕宝宝喂桑叶。我用剪刀把桑叶剪得细细的,喂给蚕宝宝吃,蚕宝宝可能吃啦,一会儿工夫就把我准备的桑叶吃了个精光,再看看它们,似乎个个都长胖了一圈。
现在,经过我三个星期的精心照顾,蚕宝宝已经从黑色,变成了白色。这段时间,我看到了蚕宝宝的两次蜕皮,它们从原来的身长1厘米,到现在的身长6厘米。从吃嫩桑叶,变成了啃大桑叶了。现在的蚕宝宝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的眼睛,嘴巴了。我发现有的蚕宝宝是浓眉大眼,有的蚕宝宝则是小眼睛。我把蚕宝宝抓在手里仔细观察,蚕宝宝的胸部有3对足,小小的,尖尖的,它的腹部有4对腹足,腹足上有一个个的小钩子,我把手轻轻地碰了一下它的腹足,腹足把我的手牢牢地钩住了,像是一个小吸盘,很难拿下来;蚕宝宝的尾巴上还有1对尾足,它还会用尾足抓桑叶呢。
再仔细一看,我发现蚕宝宝腹部的前几节身体上每边都有一个黑色的“圆片”,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它的鼻子——气孔,它们都靠这些小孔呼吸的,在呼吸的时候,我看见它们的背上有一条会时粗时细的线,感到十分好奇,就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告诉我,那叫“背脉管”,是蚕宝宝“输送血液”的地方。我一下子又学到了许多知识。
我多么希望蚕宝宝快快长大,早日功德圆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