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泥塑艺术弘扬民俗精神六年级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承泥塑艺术弘扬民俗精神六年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泥塑”我们在平时只是随手玩一玩,并不了解它真正的内涵与文化底蕴。今天我们有幸来到了老城石板街文化大院,采访了做了一辈子泥塑的李正卿老爷爷。看到了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作品,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泥塑的魅力与感染力。
泥塑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距今已有6~7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唐朝是泥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像人人皆知的“唐三彩”与泥塑就有关系。
刚踏进文化大院,我便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民俗气息,寻着这气息,我们来到了李正卿爷爷的身旁。李爷爷已经有80岁的高龄了,可看上去精神还是那样的矍烁。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捏泥人、扎纸等民间传统实用艺术,这么多年从未间断对泥塑艺术的追求和探索,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我们刚到时爷爷正在制做《三国演义》里一系列的英雄好汉。在爷爷手里,一尊刘备的塑像就要诞生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会讲话,会呼吸。两根上扬的粗眉,略显夸张的鼻子,还有那对显眼的.大耳朵,甚至连“人中”与眼睑都一目了然。真像活了一般。
除了三国英雄,还有些让人过目不忘的泥塑:历史人物“孔子”、“李白”……神话人物“观世音菩萨”“弥勒佛”……历史典故“岳母刺字”和一系列的抗日战争 “支前”泥塑都让我们印象深刻。我最喜欢的就是色彩鲜明的“竹林七贤”:忘情弹奏古筝的嵇康、肆意酣畅的“阮籍”、随意拨弄琵琶的“阮咸”……一个个人物形神兼备,出神入化。
后来,在大哥哥和大姐姐的帮助下我们学习了简单的用模型制成泥人,让我们每个人都满足了心愿。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与李爷爷告别,爷爷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学,他以后都可以免费教我们,我们听了心里乐开了花。
这次的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更让我们学到了多少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啊!李爷爷的耐心、毅力以及那种为艺术献身、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这真是一个好课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