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素材选择的是一些大话题一些严肃的话题,那么作文确实能够产生轰动效应。因为它大,容易包含较多的角度,但如果面面俱到,则容易成为败笔。只有从大话题的材料中,找准一个自己最熟悉的突破口,将材料细化,也就是所谓的“大材小用”。“大材小用”不是对材料的降格处理,恰恰相反是对材料的深刻化处置。
大题材,大话题,确实能吸引人们的眼光,但生活中的一次历练、一番拼搏、一点收获、一种体验甚至不经意的一次搀扶、一次回眸一笑……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如果经过我们的剪辑加工、精心组合,它们就会变得鲜明而丰厚、灵动而美丽,泛出生命的光彩来,因而显得异常精致,其材料所蕴涵的大的哲理也就凸现出来了。不仅如此,我们常说:“一粒花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通过物来写人,通过小物来写大世界,或融情于物,或赋予其象征意义,更能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从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小中见大,深化文章的主旨。
三、以真情为准绳,细化材料
文章的创新是永恒的话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陆游也说过:“文章最忌百家衣”。要做到创新,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棋是选材。但在实际的作文当中,许多同学为选材而犯愁,他们大多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调,没什么可写的,因此,他们要么编造,要么借用作文书上的材料,拾人牙慧,乔装打扮,以此来应付作文,作文有明显的斧凿之痕。究其源,在选材上他们忽视自我,排斥自我,排斥心灵的参与和情感的宣泄。
而一类高考作文异彩纷呈,有的文采流溢,有的气吞山河,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幽默风趣……但它们打动人心的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真情。真情就是真诚地掏出你的心,敞开你的灵魂,去掉多余的迎合、表白、面具、空洞的激昂和拔高的表演。“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而辞发”,在高考作文中,情感连接考生与阅卷老师的桥梁,情感是碰撞出阅卷老师心灵火花的电石。考生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阅卷老师的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获得共鸣。若能让老师溢出眼眶中的泪水,何愁得不到高分?著名语文教育家李镇西曾说:“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也就是说作文是种情感的需要,它需要我们投入情感,展现内心。如果我们以此作为选材的出发点,那么我们就会拥有很多作文素材!
要让文章流淌出令人艳羡的情水,就必须关注材料的细节。其实,高考作文十分注重一字一情、细节见真情,因为这类作文最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从而产生共鸣,作文的高分也就接踵而来。作文要做到一字一情,细节见真情,就必须在选材上打“小”的主意,作“巧”的文章,要时时关注身边人身边事,要牢牢抓住小人小事,要紧紧看住小人小事的闪光点,要深深挖掘小人小事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我们就可以越过高考作文这道坎。反之,很多同学在作文时,不肯将材料细细描摹,只喜欢做一些蜻蜓点水的东西,干瘪、枯燥,也就失去了作文湿润的基础,谈不上高分的获得了,自然也就越不过高考作文这道坎了。
方法引导
记叙类作文要做到选材恰当,就要从材料的“真”、“细”、“情”、“新”几个方面加以突破。
一、为“真”服务
1.弄清主题,扣紧中心。
作文总是要表现某个主题的。根据主题选材,要学“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唯“我”是用,唯中心是用。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它再生动、再形象,也不能选用。要论证“笨鸟先飞”,如果选择一些天资本来就好的事例作佐证,那扣题就不是紧了,论证就缺乏针对性,这样的材料就应当屏弃,要选一些天资并不突出的人或事例,说明他们是靠“先飞”作翅膀,靠勤奋作动力而成就事业的材料,这样才算扣紧中心。有时,为了切合主题,需要对材料进行“切割”:因为一个材料往往包含不止一个主题,围绕一个点进行选材,围绕一个点进行选角度,刻意将材料的切人点调整好。昭君出塞的故事,路人皆知,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如果要说她的献身精神,为国请命、不计个人的崇高精神,那么可以另辟蹊径,拔高一步,选择昭君主动出击,丢掉她的举动是被动的、甚至说是被作弄的说法,经典的历史题材中挖掘出新奇的现实意义。在爱国奉献立意上生发对高尚心灵的赞美,都是来源于对材料恰如其分的处理。所以,从主题需要出发,切合主题,为主题服务,成了最受欢迎的时尚。
2.合理安排,不枝不蔓。
要做到恰当选材,就对掌握了的典型材料,进行合理安排:或符合生活的逻辑,或根据文体结构,或依照时空顺序,或遵从认知规律。作文不是堆沙子,随随便便一仍就万事大吉;它需要根据主题需要进行裁剪、切割、舍弃、挑选等,从而达到自然、顺气、理中的目标。不仅如此,对材料的选取还要做到集中,不枝不蔓。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运用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最好“慕名而选”,即选用名人名家的名言和事例。二是记叙类的文章的写作可以发扬“滴水也能见太阳的光辉”的精彩,只要安排得当,叙述得法,不一定非得选用那些惊人的“大事”,往往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同样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凸现主题。
3.把握尺度,量体裁衣。
人的衣服有长度宽窄,做到量体裁衣,就舒适无度。同样,文章也有一定的尺度,有的主题深刻,有的相对浅显些;有的绵长几千里,有的“短道速滑”。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材料与之相适应。这就将材料也划归为三六九等:如需要反映社会题材,则材料应为严肃而发人深省的;如需要反映个人的精神面貌,则材料应为细腻而突现个性的;如需要反映平凡小事,则需要反映材料应为新颖而意义深刻的……只要做到了适合,那么恰当舒适也就接踵而来。
二、从“细”入手
1.取“点”,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