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优生优死现状与观念调查报告

2020-06-24调查报告

生命教育、优生优死现状与观念调查报告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如何看待人生的最后阶段?医学专业背景与非专业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如何看待死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8日披露,该院与与克卿书院采用网络调查和滚雪球的抽样方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受众完成了《生命教育、优生优死现状与观念调查报告》。

  数据显示,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存在着显著差异:医学生更加重视生命教育,对生命、死亡的思考更多;中年人看待生死更加坦然,老年人虽然可能认识到死亡质量的意义,但是当自身面临生命尽头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即使无意识,插管也要活着”。

  医院方面告诉记者,接受调查的528人中,其中有医学背景的有194人,占总人数的36.74%;非医学背景的有334人,占总人数的63.26%。调查人员设置了26道与生命教育有关的问题,其中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共同回答的有13道。

  关于“对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接受调查者中,调查对象对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的得分均值为2.78。仅有30.3%的人表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这表明对生命教育的了解程度总体偏低。调查人员表示,这一结果与当前社会生命教育偏少的客观现实相一致。

  在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上,超过67.42%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要;对“在大学里是否需要加入生命教育的课程或讲座”的态度上,有58.14%和22.92%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

  从年龄角度来看,中年人对于生命教育更为重视,相比而言,老年人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一事实,受访人群普遍接受。

  根据调查报告,一方面人们能够接受生命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又对死亡有所畏惧,不愿过多想象。即便是有医学背景的受访者,在现实生活中“谈到死亡很自然”者占比也不超过50%,仅为44.85%,大部分人只是“偶尔会谈死亡”,5.15%的医学生表示完全避讳死亡相关话题。

  对于优生优死问题的态度,有医学背景的受访者虽然普遍赞成“优生优死”,77.31%的受访者表示比较赞成或非常赞成,得分均值为4.21;但对于“计划死亡”这一问题的看法却相对保守,平均得分仅为2.86。

  在非医学背景的受访人群中,有79.04%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医学除基础医学外还包括对患者的缓和关照”,仅有20.9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现代医学就是一门治病救人的基础医学学科”。人们对于医学的定义认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医学理解的偏差性。

  对于“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谁拥有最终决定权?”这一问题的看法,在有医学背景的受访者中,绝大部分人(93.81%)认为本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拥有最终决定权。

  调查显示,当假设自己的生命处于弥留之际时,五成以上(53.22%)的受访者选择“不住院,和亲人享受剩下来的每一天”,也有相当数量(41.67%)的受访者选择“住院,积极在医院治疗,失去意识后有尊严地离去”,选择“住院,积极在医院治疗,最后即使无意识,插管也要活着”的人仅占5.11%。反映了人们对于自我死亡质量的重视,普遍期望自己的离去能够体现尊严。

  “假设处于弥留之际,但医疗仅可以维持生命,你会怎么做?”,关于这个问题,从年龄分组来看,不同年龄出现了显著差异:老年人对于生命延续的渴求更加强烈,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积极治疗,并且有一定的人群选择“最后即使无意识,插管也要活着”;中年人则整体对死亡较为坦然,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不住院,和亲人享受剩下来的每一天”。调查显示,访人群普遍接受死亡质量的重要性,而非医学背景人群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度甚至略好于医学背景人群。

  在被问到最好的“离开”场所时,非医学背景人群的选择是:大多数受访者(58.08%)选择了“家里”,四分之一(25.45%)的受访者选择了“三甲医院”。受访者对于整个社会的临终关怀现状普遍不是很了解,表示“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不足四分之一,仅占23.10%。大部分受访者(69.89%)不清楚自己的居住地是否有临终关怀机构。

  调查报告显示,虽然受访人群整体对临终关怀现状的了解有限,但不同年龄群体对于临终关怀的了解情况存在显著差异,中年人的认知出现两极分化。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肿瘤专科医院,多年来,医院在不断追求医疗技术进步的同时,更将视角延伸到癌症患者的心理困扰。提出了“身心同治”的'理念。该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柳光宇教授当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生命教育的开展仅靠医院和医学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医学生,而应更广泛地面向社会进行宣教。他举例说,美国等国家在领取驾照时就要明确对于器官捐赠的意愿,让领取驾照的人去思考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他认为,这些做法中国也可以学习和借鉴。复旦大学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提出,医生对于生命教育的理解更应比一般人要深刻。

  对更广大人群进行生命教育,重要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理解,是对生死的思索后得出的理性选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吴小华主任提出,要让患者生的有质量、死的有尊严。

  据知,2015年,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死亡质量指数报告,以姑息治疗与医疗环境、人力资源、医疗护理的可负担程度、护理质量以及公众参与水平五大类指标作为依据,对全球80个国家的死亡质量进行评估和排名,中国位列71位。该指标发出后,也引起了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知名媒体曾就此做专题报道,分析了中国死亡质量指数偏低的原因。

  调查人员告诉记者,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受访者对于死亡质量指数的了解非常有限,即便是具有医学背景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和“比较了解”的人数占比不超过20%,39.18%的人表示“非常不了解”,“不太了解”的人数占比第二多,为26.29%。

  虞先濬指出,一个优秀的医生,技术是“武器”,而最重要的是不仅要追求理想状态,更要能够权衡、融合,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既不给病人造成过多的痛苦,也要为活着的家属多考虑。他认为,生命教育不能孤立地看待,更要将患者放入其生活圈,整体考虑,既要重视患者的死亡质量,也要照顾到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生命教育、优生优死现状与观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1.低碳环保现状调查报告

2.中学学风现状调查报告

3.公司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4.90后居住现状调查报告

5.我国交通现状调查报告

6.校园公益现状调查报告

7.单身人群现状调查报告

8.广东老人现状调查报告

上一篇:个性签名坚强下一篇:关于中学生收集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