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流动儿童身心健康项目活动汇报

2020-04-10工作汇报

  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农民工“家庭化”迁移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大量的农民工将其子女带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城市流动儿童群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关爱流动儿童身心健康项目活动汇报,供大家阅读参考!

  流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也成了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为帮助流动儿童更快适应新环境,去年11月,**市**镇妇联联合**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伴我成长”流动儿童融入**增能行动,以此帮助流动儿童,特别是新市民子女更好地认识第二故乡,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项目开展前,**镇妇联对**中心小学的流动儿童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评估最终确定了使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来为流动儿童开展服务。

  一、项目背景

  **镇是**市的西大门,由**、**、**三镇合并而成,是**市四个重点中心镇之一。全镇目前共有户籍人口 7.9 万人,外来人口约6.4万。全镇共有9所公办学校,其中中学3所、小学3所、幼儿园3所,全镇现有在校中小学生5571人,其中新市民学生2544人,流动儿童学生占比45.7%。

  1、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特点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是指流动儿童接受城市文化、进入城市原住民及其子女社交圈,并最终实现与城市原住民子女的融入的过程。

  (1)对社会本身及新的社会环境的双重适应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逐步认识社会并且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流动儿童年龄的特殊性使他们面对的是对社会本身及新的社会环境的双重适应。他们一方面需要适应社会需求,参与社会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对新的生活环境,也就是**这个新兴城市环境的适应。在融入**地方文化的过程中,流动儿童通过改变对生活地域的自我认同,在角色、身份、生活模式、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方面对**的地方制度、城市规定逐步接受和适应。

  (2)接受和适应能力突出

  通过调查发现,**中心小学的流动儿童,大多是从小就和父母移居到**的,在**居住的时间在3-6年不等,也有出生在**的第二代移民子女,所以他们中很多都是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就接触了这座城市。所以这群儿童不仅很快地接受了**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接受了城市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理想,较少有像父辈一样对于农村的依恋。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到此类流动儿童与其父辈间的这些不同并予以正确处理与引导,避免其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消极影响。

  (3)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更突出。

  心理融入是流动儿童融入社会的最高目标,强调了文化上的融合以及社会身份上的认同。而这基本就表现在认同感和归属感上。我们都知道,孩子需要父母、老师、同伴、家庭的爱,爱使孩子有安全感和价值感。流动儿童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同伴,产生归属感都可以获得发展的必要支持,在面对磨难和挫折时找到安全感。然而,他们在新的城市成长、发展,如果不主动地接触主流文化和主流文化群体,而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那么暂时的同质性群体所带来的安全感反而会封闭流动儿童的视野。现有的户籍制度导致了流动儿童有了新的称号“编外”市民,这些新市民子女表现出比本地儿童更突出的尊重需求,差别对待容易引起流动儿童自卑、焦虑、委屈的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更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2、流动儿童融入社会的影响因素

  (1)文化差异

  **中心小学的流动儿童来自**、**、**、**等地,流出地区和江南的文化差距相对较大,体现在语言、饮食习惯、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语言是身份识别的象征,也带给流动儿童最直接的冲击,虽然现在我们大力推广普通话,语言障碍逐渐消除,但方言的文化壁垒仍然让流动儿童切实感受到了差异。流动儿童很容易被贴上“外地人”的标签。相关调查发现:78%的流动儿童表明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外来身份。这一结果也许意味着流动儿童的自发防御。

  (2)家庭、学校、社会的系统支持

  儿童成长力量的原动力在于支持系统的建立。对流动儿童的支持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调查发现,本地区流动儿童的父母很多忙于生计,或是上班族或是经营小商铺,有的家中还有更小的孩子需要照顾,家长常常会牺牲与子女共处的时间,亲子沟通在质与量上明显不足。

  学校为流动儿童提供了很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对于儿童而言,老师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社会的态度,因此他们是接受地方文化还是排斥地方文化,老师的态度和引导非常关键。另外,在校学生对于同伴的认可也对流动儿童融入社会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

  社会所营造的氛围也是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政府的政策引导、重视和关心程度、社区的支持与否也对流动儿童幼小却又敏感的心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正能量的宣传有利于为流动儿童成长营造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

  (3)流动儿童自身因素

  流动儿童自身特质同样也显著影响其融入水平。自尊、自信、自强的流动儿童往往比内向、自卑的儿童更容易适应社会,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以帮助流动儿童对信息进行正确解读,形成自我肯定的意识,抱有对未来的期待,对其融入社会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项目基本情况

  2015年11月—12月初,项目由**镇妇联牵头,联合**中心小学,面向学校中低年级的流动儿童为服务对象开展妇女儿童民生实事类活动,以“学一首方言歌”、“当一回志愿者”、“大手牵小手,观一回**新貌”、“品一出**戏”、“绘一幅我心中的**画”等“五个一”主题活动为抓手,活动内容全部以**地方特色和文化为主题开展,通过语言沟通、社会实践、参观学习等方式贯穿实践项目之中。

  三、项目完成情况

  1、目标达成情况

  本次小组活动共有5个单元,通过事先的调查和走访,了解到学生对于地方文化的学习和体验活动相对都很匮乏,所以在设计整个活动的时候全部以地方特色为重点内容开展。我们以方言学习、社会实践、参观学习、亲子教育、儿歌比赛、绘画比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学习和体验活动,活动中的互动促进了流动儿童间的交流,也促进了亲子交流,使流动儿童积极参与各次活动,使家长感受到了政府对新市民的关心,增强流动儿童自信、自强、自爱的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回顾整个小组活动的过程,每次活动之后组员都表示收获颇多,可以说圆满达到预期目标。

  2、活动参与性

  活动的开展在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正常开展,除亲子教育活动因安排冲突个别组员未能参与, 其余四次主题活动组员都能全部参与其中。

  第一次活动的开展,主持人通过项目实施人员和同学们的自我介绍,以及主持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实现破冰融合,组员们介绍自己从什么地方来,在**住了多久以及自己的喜好等,声音响亮,纪律性也较好,大部分学生能踊跃自我介绍,个别学生稍显内向,略微拘谨。然而,镇妇联以儿童乐于接受的图片、音乐和视频为主要宣传内容结合ppt播放,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多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对**有了一个基本认识,并且能通过活动开展交流。

  小小志愿者的活动全员参与,结合“11·9”消防安全日主题活动以及文明城市的创建,镇妇联准备了文明城市宣传资料、消防安全资料、新市民积分管理等宣传册,由组员们亲子动手整理、装袋,并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在**集镇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叔叔阿姨好,我们是文明城市小小志愿者,请您在生活中注意消防安全,文明城市,从我做起!”同学们大胆地向市民介绍此次活动的主题和宣传口号,得到了市民充分的赞许。

  亲子活动七成家长和孩子参与活动,一开始家长对亲子活动并没有报太大的期望,然而,镇妇联精心组织的三项活动内容, 逐渐融化了家长的戒备心,仅仅在罗墩生态园的哈密瓜大棚参观活动就充分激发了家长和孩子对于植物生长知识和农业产业园经营情况的好奇心,随后的三个文明展示馆参观、**戏演出则使亲子活动气氛达到高潮。

  “方言儿歌”比赛、“我心中的**”绘画比赛全员参与,小朋友们都做了充分准备,而且方言儿歌的演唱效果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可见流动儿童对此还是非常重视的,绘画比赛每位小朋友都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而镇妇联在评选的环节上专门设计了民主化评选,组员每人两票,老师两票的基础上多一颗大红心代表两票,社会工作者每人两票,由所有参与者共同民主评选,得票最多的作品胜出。奖品的设置镇妇联也选择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培养良好的性情类书籍。

  总体而言,组员们积极参与,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3、小组动力

  小组成员均为居住在**本镇的新市民子女,虽然来到**居住在**已经有几年时间,但对**本地的特产以及**的文化了解甚少,而且平日里社会实践类的亲子活动参与的很少,几乎没有,社会参与度不高。所以在听说有此类活动开展时,学生都非常乐于参与。

  四、活动反思

  通过五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成效比较明显,但回顾总结社会实践项目整体,我们进行了反思,对今后的工作有几点思考:

  1、小组成员的招募工作还可以将面铺地更广一些,多数成员是自愿报名的,但也不排除老师的推荐,所参加活动的儿童大多都非常积极,但事实上还有许多小朋友可能由于胆怯害羞不自信等因素没有报名参加,所以今后的实践活动开展,对前期宣传推广上还应该多下功夫。

  2、另外活动开展集中在**中心小学一所学校,而我镇还有另外**、王庄小学两所学校,从活动的预期和开展情况来讲可以说比较成功,所以在另外两所学校开展活动的话,效果应该也可以预期,但鉴于计划和时间的局促,使得项目开展略显单薄。今后开展工作中应该适当以考虑周全。

  3、活动中虽然设计有互动环节,但是在深层次交流上,可能还不够多,社会工作者对小朋友内心的想法和看法还不深入。

  4、虽然本次小组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缺乏专业的团队或人士的指导,项目开展仅仅停留在活动的层面,而没有真正地达到项目化操作的目的。

上一篇:关爱市民健康活动策划和宣传下一篇:我想让天空更蓝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