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打算的学校工作总结范文

2019-08-19工作总结

  在这阳光明媚的金秋时节,乘着创新教育的强劲之风,我又开始了新学期的工作,这是我人生旅途中又一个新的起点,是我工作征程上的又一个加油站。在新的学期里,我要注重从以下几点对宝贝们进行培养。

  一、加强幼儿的常规培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习惯对孩子来讲极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在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酱,这个酱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比重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一)从现在开始培养。

  在生长、发育期,人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受引导。研究表明,3至12岁是年轻一代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人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长技能的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

  (二)从小事抓起。

  良好的习惯多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小事上。如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体现在他不丢三落四,做事有条理,观察细致等等。有些家长面对这些小事,常常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这是错误的看法。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

  家庭文化体现在家庭成员的价值趋向、道德品格、情感志趣和生活方式中,也体现在家庭环境建设和衣、食、住、行中。家庭文化环境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文化同其它方面文化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家庭文化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因此,习惯更容易在家庭中“遗传”传递。在家庭文化环境中,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位家长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简单到“从自身做起”这样一句话。

  (四)制定规范,运用强化机制。

  在幼儿园,孩子们为什么能够形成不挑食、指导东西放回原处、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可惜孩子在校的艰险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即使有些规定,但由于父母对子女溺爱、娇宠心理学的作用,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制止和消除不良行为,父母还必须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例如孩子做了好事,受到他人的赞扬而继续做好事。“做好事”这种行为的增强是由于“他人赞扬”起了强化作用。强化是孩子行为塑造的重要心理机制。

  (五)不能有例外的。

  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过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如拾金不昧等,只要有一回因私心杂念夺去了孩子好品德的追求,重新做起来就会变得困难了。

  (六)要注意实践和行为指导。

  习惯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要躬行实践。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只注重说理教育而忽视实践,良好的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说是就是,要形成好习惯,贵在行动!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对孩子进行行为方式的指导。行为方式的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如何去做。

  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鼓励幼儿对老师的提问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或答案,培养孩子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不人云亦云的思维品质,其实就是在激发幼儿善于创新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在对幼儿关心疼爱和开发智力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的孩子将是有主见有爱心而又有丰富创造力的一代。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整装待发,等到学年结束,再来收获满园硕果。

上一篇:学校综合部班组建设的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暑期结束后全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