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庄中心小学的课改工作总结

2019-09-18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三个年头。在这一年里,我校在已积累一定新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进一步积极落实市、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为研究核心,积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促使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质量不断提高。现将一年来的课改情况作一简要小结。

  一.培训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始终是进行课改实验工作的源头活水。为此学校坚持以理念为先导,组织全体老师分层次多形式参与学习与培训,促使教育理念得以不断更新。

  1.通织培训,扎实有效

  一年来,认真组织1——3年级老师全员分学科参加滨湖区级新课程学科培训(8/25—8/26);六个年级老师全员分学科参加滨湖区级新课程教材培训(2/16、8/30);1—3年级语、数老师轮流每月参加滨湖区级阶段教材培训(语文共计6次,数学共计7次)。全体老师通过全员参与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法培训,切实成为了课改实验工作的志愿者。

  2.骨干培训,以点带面

  骨干教师是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排头兵,为此学校千方百计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学习途径。今年,已有3位老师参加了江苏省级骨干教师培训,6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3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教学新秀研修班学习,6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小学教学研究班学习,1位老师参加了滨湖区名师工程培养,3位老师参加了滨湖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4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班主任培训等。以上培训学习使我校骨干教师真正深入新课程,成为课改实验工作的生力军。在此基础上,骨干教师学以致用,以点带面,已有10多位骨干教师在我校范围内作专题讲座,引领其他老师深入理解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成效显著。

  3.校本培训,丰富多彩

  学习是不竭的动力,构建学习化群体是课改推进之必须。为此我校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

  ⑴读书活动,竞赛提高

  我校积极开展大学习活动。人人读新课程理论书籍,人人撰写读书笔记,人人交流心得体会,人人参与读书竞赛。不少老师的学习文章在网上得到了发表。在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我校还组织全校老师参加了新课标理论考试,老师们都取得了优良成绩。

  ⑵外出观摩,切磋交流

  老师们不仅向书本学,也积极向同行学,向兄弟学校的老师,向市内外先进学校的老师学。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30批,约200多人次的老师外出赴锡山区、惠山区、常州、上海、南京等实验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切磋课改体验,提升教学理念。

  ⑶专家名师,传经送宝

  为引领老师更好内化理念,学以致用,我校聘请了一批专家教授分学科定期来校进行校本培训活动。一年来,原无锡市教科所所长江坤才老师来校对课题研究指导30次,原锡山市教师进修学校主任何智存老师来校对数学老师指导36次,无锡市英语名师丁晓伦老师来校对英语老师指导4次,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张爱琴老师来校对英语老师指导13次。此外外籍教师MissLiger下半年来校公开执教展示8次。专家名师的传经送宝,零距离的接触,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

  二.实践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课改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把“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作为重中之重,力求使课程的生命焕发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

  1.发挥学科组优势,加强集体备课

  为优化备课,根据我校规模较大,同一年级最少有7个平行班,最多有12个平行班的现状,同年级同教材教学的老师组成的学科组切实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由“服务于老师教”向“服务于学生学”转变。备课突出“三维度整合,为学生制定全面的发展目标;了解学生,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挖掘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集体备课时,由组内中心发言人说理念、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过程,其他老师认真倾听,并在事先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探讨其中的问题,并在上课尝试的基础上再集体讨论,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如此,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老师们的备课较前更体现课标的理念,更具有可行性,更利于老师优化课堂教学了。

  2.转变教与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⑴上好平时每一节课

  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老师们注重上好平时每节课。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孤立、接受变为自主、合作、探究。老师们在课堂上注重创设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氛围,同时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合作互相帮助学。如此课堂较前更加富有生命活力。

  ⑵搞好四级教研活动

  在教研活动中展示、交流、研究、讨论、改进,是优化更多老师课堂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为此我校分层次、多方位积极开展四级教研活动。一年来,各学科组内老师人人上一节组内好课,共计288节,其中包括1—3年级老师每周上课改实验课52节;校内挂牌课、课题研究课50多节;辅导区级(由中心小学和村小老师共同参加)公开课30多节;区市省级公开课10多节。以上公开课展示学科覆盖面广,教学的有趣与有效同现,且均做到上课、听课、评课相结合,研究深入扎实,取得良好成效。其中惠如芳老师执教数学课《确定位置》获江苏省部分城区第20届青年教师会课一等奖,韩如碧老师执教《插入图片》获滨湖区南片信息教育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陆琳林老师执教《人有两个宝》获滨湖区南片语文国标教材教学展示二等奖。

  3.即时性指导,落实听课调研

  一年来,教研中心来校集体调研3次,教研员单独来校听课调研6次,学校行政人员、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共听推门课200余节。不仅如此,本学期还组织分别对中心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巡塘小学、将洞小学分别进行为期一天的视导。视导时,重点突出学校(年级)实施新课程的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情况,视导组成员共听课100多节。以上听课者听完课后都能对执教者进行即时培训,彼此进行交流对话、释疑解惑、点拨指导、共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行为在思维的碰撞、交流、启迪中得到进一步转变。

  4.凸现新教材研究,举行说课竞赛

  在实践研究中,老师们越加觉得要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老师正确深刻地把握新教材是前提、基础和保证。为促进老师们对新教材的研究,上学期举行了辅导区1—2年级国标教材说课比赛。在学科组内(村校校内)比赛的基础上,共9位老师参加了辅导区说课决赛。9位老师都能做到程序规范、内容充实、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重视教育现代技术的运用。为其他年级老师研究教材及教法提供了鲜活的示范。在此基础上,我校又承办了滨湖区南片国标教材说课比赛,我校张玲莉老师获南片一等奖,并在本学期参加了滨湖区级决赛。

  三.积累总结,取得成果经验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总结相结合方能不断积累成功经验。为此我校引导老师即时总结,有感必发。首先1—3年级学科组以学科组为单位,每月上交本组本月课改工作月汇报表。其次每位老师平时加强每节课后的回顾与思考,对自己认为感受最深的、典型的例子,及时写出来,形成个案。要求1—3年级老师每月上交一篇案例。一年来我校老师共写新课程教学案例400多篇。其中60篇优秀案例在辅导区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编成册,40多篇优秀案例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会议上书面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我们还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结合自己的实践,每学期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课改实验论文,并积极组织老师参加各类新课程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一年来我校老师共写新课程教学论文300多篇。其中60篇优秀论文在辅导区交流评比的基础上汇编成册,57篇优秀论文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会议上书面交流或在刊物上发表。

  同时,我校作为滨湖区数学课改实验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老师将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作好记录。一方面能让实验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对教材提出修改或改进意见,资料的详实记载,总结的反思提炼,受到了教研员的多次好评。

  四.反思现状,发现问题不足

  (1)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并一再强调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如何恰当地把握时间和把握开放度,我们感到比较难操作,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尤其是在四、五十人的大班若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并要兼顾弱势群体,时间上肯定来不及,所以一节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是教学中常有的现象。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教师补差工作量大。

  (2)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的新课程面前,怎样解决学具匮乏的问题。我们在使用实验教材时,总觉得相应的配套材料太少。比如教材中有些内容缺少挂图、缺少教具学具,尤其是第5、6册的教辅用书有些滞后,教师课前准备工作量较大。挂图最好是与书本对应,即书上有的都要配套好。有些虽然是练习题,其实也要像例题一样需要集体讲解,没有图就很难讲清楚,最好练习题也有相应的挂图。而学生的学具有的质量太差,如二年级的学具钟,还没拨几下就散架了。

  五.开拓创新,确定新的思路

  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在课改实践中老师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与此同时也遇到了矛盾和问题。展望新的一年,如何将课改工作深入下去?我校将从以下六个方面继续努力,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

  1.抓好理论培训学习,进一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2.抓好教材的研究,进一步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3.抓好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研究

  4.抓好教师培养,进一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5.抓好关键问题的突破与解决,加强分析与反思

  6.抓好课改资料的积累、整理、汇报、交流

上一篇:有关教科研室的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小学教导处优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