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的爱》评课稿范文

2019-03-04稿件

  《爸爸妈妈的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教材,本课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件体现父母关爱的感人小事。

  作文教学一向被喻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却也是最让教师感到困惑和薄弱的部分,13日上午,本人有幸观摩了沈悦老师对本课进行的写作指导,沈老师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并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父母的爱,整堂课教学目标简明,教学思路清晰,基于生本又有所提高,是一堂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优质课,下面本人就本课的闪光点展开具体地论述:

  (一)源于生活,言之有物:

  白居易曾在《与元九书》中提到,“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以植物的成长过程为喻,形象系统地提出了写作的四要素,将“情”和“义”比作内容,而“言”和“声”喻为形式,写作最重要的是有内容、有话可说,并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选材内容和真情实感从哪里来呢?那就是我们的生活,只有仔细观察现实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才能做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沈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却对写作的本质把握到位,并将其贯彻落实在写作指导的教学过程中,实在难能可贵。

  在本课的导入阶段,沈老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班级内同学和爸爸妈妈的生活照,并播放《鲁冰花》请同学们跟着哼唱,在创造温情氛围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回忆和父母的点滴,初步感悟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对于自己的生活照展示显得兴趣浓厚,注意力比较集中,一下子从下课的躁动回归到上课的主基调,有利于课程的继续开展。

  在写作指导的选材环节,沈老师通过三个简明扼要的问题和一段视频,逐步扩展选材范围,“每天我们父母为我们做什么事情啊?”“回想一下,昨天、前天还发生了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请一边看视频一边回忆一下你和父母的第一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升学生对生活的领悟能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写。由于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参与和表现的积极性很高,“有一次,我给妈妈洗脚,妈妈都哭了,”“有次我发高烧,是爸爸把我背到医院去的,”“我在超市里面走失,妈妈找到我的时候满头都是汗,”“前段时间我住院了,妈妈一刻都没有离开,想吃什么都给我做,”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杜绝学生习作中作文缺乏真情、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的现象,并且可以教会学生发现素材的途径、找到素材的源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沈老师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让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自己的笔墨描绘下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成为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为本课的最终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于生活,提升技巧:

  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在拥有一双发现生活的慧眼的基础上,还需要我们的艺术加工,即形式的选择,孔子曾在《论语·雍也》中提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就要求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协调统一。沈老师在进行本课的教授中,不仅仅要求学生敢于表达,更重要的是是基于生本,有意识地从动作、语言、神态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有关细节描写以及遣词造句的技巧。

  在本课的习作环节,沈老师通过出示范文,引导学生发现范文中优美的词句可以归纳为“动作”、“语言”、“神态”三个方面,然后请学生有意识地从这三个方面来改进自己的作文,最后就这三个方面出示了一些好词好句供学生模仿撰写。沈老师在基于生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写作技巧的提高指导,给质朴的内容添砖加瓦,完成了写作教学润色的第二步,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行云流水。

  另外,沈老师温和亲切的态度、合理优美的教学语言、多样化的评价模式、及时恰当的教学反馈,都给我们在场的新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沈老师的课是一堂真实质朴、不加粉饰的优质课,但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的,因为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如在技巧指导的时候,如能将直接给学生范文改为就学生的回答继续跟进追问,请学生就自己的事情自己深入是否效果会更好,尚有待商榷。总的来说,沈老师的写作指导课基调清新、教学层次分明,对于我们新教师今后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活动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评课稿范文下一篇:统计的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