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幸聆听了由万里学校邱老师执教的《花的勇气》一课。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获得的对生命的感悟,下面我邱老师的这堂课谈几点自己的的看法:
一、以“花为媒”,导入顺其自然。
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中,教师从花入手,先请学生欣赏花的图片,感受花的美丽,再回忆积累过的与花有关的诗句。这样的设计既达到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目的,又起到了“水到渠成”的导入效果。
二、结合阅读提示,整体把握教材。
邱老师充分利用阅读提示,在学生默读提示后,帮助他们梳理提示中的几个要点,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学习课文,学会整体感知课文。
三、挖掘文本主线,围绕主线展开教学。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邱老师的这堂课就给了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教师在设计时抓住了一系列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如:(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作为本堂课的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围绕这条主线进行学习、思考、探讨与交流,可以说教学的思路非常清晰,学生的学习也很有目的性。另外,在这里我觉得邱老师有一个地方设计的也很巧妙,那就是让学生根据作者的心情变化概况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知道这是一篇散文,概况散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而言,本身难度就很大。但用这样方法概况,显然要简单的多,而且使得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概况课文的方法,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点睛之笔的写话——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
如果有人问我邱老师的这堂课那一处最能打动你,我想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最后的写话设计。教师为了升华勇气的含义,巧妙地安排了给诗歌填空的写话练习。这样的安排不光令学生明白了花的勇气是什么,更让学生懂得了生命的真谛——那就是勇气。这样的设计无疑是达到了“读写结合,以写促悟”的教学目的。
这堂语文课,邱老师善于抓住文本主线,层层铺垫,过渡自然,整个教学思路“以读促悟,读写结合”。通过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从中领会并升华了对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