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结构》评课稿

2019-05-28稿件

  这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三选修课,主要讲述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两部分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本着“以人为本,探究创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积极落实。

  这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无论是知识领域目标、还是能力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达成度较高。教学中老师以基因研究发展历程为线索贯穿整节课,对学生进行了科学史的教育。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构基因相关内容的知识网络,充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核心概念的形成,并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我认为是相当出彩的一节课。

  现在,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都会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技术,为此花费很大的精力,其效益有时却并不明显。我们很少看到运用传统的板书、挂图、标本、模型等。据说,国外在上一节课后,能算出账来,如你用了多长时间的电视机,能算出折合多少折旧费,用了多少度电,你使用的教具花了多少钱,你准备这些材料花了多少时间,时间就是钱啊!这样就能核算出这节课的成本有多高,然后再除以这节课孩子得到的培养和提高有多少。从这点上来说,包虹老师课上师生在黑板上对交互形式的概念图的运用上就很高明,强化了基础知识的核心概念,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值得商榷的是包虹老师虽然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下了功夫,但是却流于形式,仅停留在让学生汇报提了几个问题,即量上。当然,一节课由于时间的限制,要照顾方方面面是很难做到的,更何况包虹老师是借班上课,其难度可想而知,基于她对学生的了解,恐怕也仅能做到如此。不过由于教师本身的基本素养全面、扎实,在师生交往中表现得较融洽,为这节课增色不少。

上一篇:中国的气候评课稿范文下一篇:酶的特性与实验探究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