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花变成的镜子》的评课稿

2019-06-11稿件

  《海浪花变成的镜子》是一篇向孩子们撒播善良种子的童话,童话中有一面海浪花变成的镜子,这面神奇又善良的镜子,让男孩、女孩和螃蟹在照镜子时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从而找到了快乐和自信。

  一、本课时的教学,小易老师注重让学生大胆尝试,自读、自语、自动地发展。

  (一)尝试课前交流,激起了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老师和学生随意聊有关童话故事(看似随意,实际下了一番功夫),与同学一起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尝试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理清条理: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通过一段文字填空,让学生感知到文本的整体内容。

  (三)尝试感悟,谈出自己见解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力求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最能体会海浪花心情的句子;假如你是海浪花,你将怎样说出你当镜子的见闻等,能让学生尝试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2、尝试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海浪花变成镜子,他怎样照出了女孩的美丽,照出了男孩的健壮,照出了螃蟹的善良。探究原因,从中受到启发。

  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做得比较到位。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实现读写结合。

  课文的有些情节写得比较概括,留给了人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随堂练笔,进行课文的续写、仿写、是对课文内涵的延伸与拓展,当学生对文章理解并与之产生共鸣后,就会产生主动表达的欲望。如果抓住这一时机,组织练笔,必然可以深化对文章内容的感悟,一定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易金英老师在《海浪花变成的镜子》一文结束后,让学生在海浪花变成的镜子中发现、认识自己和别人,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1、学生思维的拓展还可以再开阔一些。这样时间上的把握会更准确。如:

  课堂里,当我们想象着螃蟹来到镜子前,想到自己原来也有一双善良的眼睛和一颗善良的心时,可以问学生:“这时候,你希望谁也来到这面镜子前照一照呢?”

  班上自然有些孩子虽然有时候有些野蛮,爱恶作剧。但是他们也有很多优点。”这也正是一个给他们在班级重新树立形象,融入集体的好机会?因为藏在童话中的善良和崇高,原本就更能感化孩子。

  2、学生的自主发展还是有一点局限。如:

  让学生大胆尝试,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法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则点拨关键处,可能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一封感恩的辞职信下一篇:《动物面具》小学美术专家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