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园》评课稿范文

2019-06-14稿件

  一、学习导读提示,明确目标

  1.齐读课题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

  生:要多读几遍书。

  ——是啊,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单元前面有什么?(学习提示),在略读课文的上面也有什么?

  生:绿色的话

  ——这也是提示语,学会养成看提示的习惯是最基本的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拿出一支笔,不动笔墨不看书,快速读读学习提示,圈圈画画,它提示我们怎么学习?

  学生默读学习提示,教师点拨:有的人全划了,要划关键的句子

  3.出示课文前的学习提示

  出示:像聋哑青年那样去做事,很多事情都能成功。其实,这样的例子……

  ——你划的是……——父亲怎样开垦荒地的?

  ——还提示我们怎么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还有吗?——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抄下来——很好,你们很快就知道了学习重点

  【全课由“阅读提示”切入,看似平淡,实则奇崛。因为,“阅读提示”就像课文、插图、注释以及课后思考题、练习题一样,也是教材,也是教学资源。倪老师充分解读并利用了这一教学资源,在课始便开宗明义,引领学生明确单元的阅读提示以及课文前的阅读提示都可以帮助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体现略读教学的自主】

  二、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默读课文,画上自然段序号,边读边想,哪几个自然段写父亲怎样开垦菜地的?其余几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生:3-9自然段

  ——有不同意见吗?

  生:3-5自然段

  两种意见不同在6-9,那么我们重点看6-9究竟在写什么?

  生:写了父亲在种豆

  ——除了种豆,还写了什么?

  生:种出来的豌豆,用来肥土(板书:种豆肥土)

  父亲为了肥土还做了什么事?看第10自然段——拾粪(板书)、撒尿(板书)

  6-10自然段都在讲父亲在做什么事?——这就叫提炼关键词概括

  6-10自然段是不是在开垦菜地?

  生:不是

  如果不肥土,土地贫瘠,能种东西吗?所以也是在开垦

  【这一环节的文章主要内容的梳理,即引导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又是一次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的实践】

  3.出示:父亲在开垦菜地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请默读相关段落,试着将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提炼成一个词语,依次填入括号。

  ()——()——()——()——()

  学生默读,完成思考题——教师提示:开垦菜地是哪几个自然段,(3-10)我看到有两个同学方向错了

  4.我们先看第一个括号

  出示:于是,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

  ——抓住关键词,选择、坡地,那我们可以概括一下:选地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略读教学中,教师的导的作用应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导应导在学生的疑难处、困惑处。在此环节,学生提炼关键词有困难,教师的示范引领帮助恰到好处,又一次的,使学生亲身实践如何抓住关键词来概括,并将这种能力进行迁移,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

  ——就是这样提炼关键词,那后面几个括号你能抓住关键词来概括吗?

  ——学生板书后面几个

  5.交流:

  翻地、翻土、——都在做什么?把土翻起来

  砌墙

  有“挑土”、“种豆”——种豆刚才我们说了6-10自然段就是“肥土”

  6.小结:选地——翻土——砌墙——挑土——肥土

  三、学习“提示2”,聚焦人物言行

  1.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

  ——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辟……”

  在我家后面的山坡上,父亲选择了……

  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

  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

  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

  ——自由读,想想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看大家都读了,你对父亲哪一处的言行印象特别深,再反复读读,——学生读

  ——交流读

  ——你的脑子里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板书:坚持不懈、勤劳、自信、有责任心——这个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给他掌声,坚毅、)——锲而不舍,也就是坚持不懈,很好,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3.刚才我们抓言行,是抓住我们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言行来理解的,我们还要去想想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刚才同学有人对父亲挑土的事印象深,有人对……那作者对父亲哪件事印象最深?到文中找找理由。

  ——肥土,——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依据——因为我有些疑惑不解——有疑问的就会印象深。

  ——老师,我认为挑土印象很深——理由

  你们认为肥土,挑土是印象深的举手?——肥土,为什么?——我们往往抓住印象最深的事重点写,文章重点写的是什么?什么是重点,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自然段多的,写得多的就是重点

  ——我们读文章,不仅要抓住自己印象深的,还要抓住作者印象深的,反复读读,这样才能读懂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通过学生体验,感悟领会到读文章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感受,也要设身处地地关注作者的感受,关注作者的感受其实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作者行文思路、作文重点、遣词造句以及情感表达的过程,真正体现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对话的过程。”】

  4.出示: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

  默读,你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是榨干呢?

  ——作者为什么要用豌豆来肥土呢?

  ——为什么说“难为”?——真了不起,这就是我想要问的问题,出示:“难为”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说“难为”了这篇荒地?

  【“这就是我想要问的问题”这是不是教师的权威意识在作祟?】

  ——为什么是“拼了命”?——越来越会问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光顾眼前?

  这么多问题,谁来回答?前后四人讨论,解决问题

  你们理解这些问题了吗?对于父亲的举动你们理解了吗?(板书:明智)

  5.教师引读至结尾,读到这儿,你又有什么问题?

  出示: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

  ——为什么课题说是父亲的菜园,而这儿又说是我家的菜园

  ——老师……——教师打断:不需要你回答

  ——出示:为什么文章结尾说“我家的菜园”,而课题是“父亲的菜园”,试着摘抄或提炼文中的语句或是自己的话,完成填空,作出回答

  是父亲;

  是父亲;

  是父亲;

  所以,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更是父亲的菜园。

  配乐学生自己写——交流:每天起早贪黑地翻土……是父亲……;选了这片地,翻了这片地,让这片地充满了生机,……

  【写话既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也帮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语言,同时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父亲形象的感悟与把握,一石二鸟,好!】

  四、推荐课外阅读

  1.《我的老师》(魏巍)《我的母亲》(胡适)

  2.我们怎么来读写人的文章,出示:留心人物的言行等……

  【总评】

  1.大胆取舍内容,节奏有张有弛。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载体,教材课文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课文进行取舍、组合等开发,才能成为教学内容。倪老师对《父亲的菜园》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就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她没有在故事情节、内容理解上做过多的纠缠与解读,而是抓住了指向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父亲“肥土”这一重点段中描写父亲言行语句的推敲品味,整堂课的教学节奏明快,重点突出,体现了略读课“粗中有细”“略中有精”的特色。

  2.课型意识强烈,注重方法引领。《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倪老师的课堂引领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用书》对略读课文教学提出的建议:从内容上,理解课文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具体体现在她引领学生借助关键词来概括内容,既有方法的指导,又有自主的实践;她引领学生对重点段中父亲言行的品读,让学生自己提问,合作解答,教师的关注点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由此,教师的略读课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3.迷信阅读提示,忽视语文本质。在课始,倪老师便提出可以按照“学习提示”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同时在整堂课也基本体现了《父亲的菜园》这一课前学习提示来展开进行的,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拐杖和支点。但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是不是所有的课文、所有的学习提示都适合按照学习提示提供的思路来开展学习呢?就拿《父亲的菜园》这一课来说,其学习提示中写到:“读读下面这个发生在父亲身上的故事,想想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地的,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如果感兴趣,可以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抄下来。”细细研读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句的学习提示是指向文章义理内容的,后一句才是关注语言的积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意味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应以语言运用为主要价值取向,而此文中提示的引领是偏向内容理解的,这就与语文学科言语性这一学科本质发生了偏离,因而,老师不能就这样简单地依据学习提示设计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从语言习得的意义上来说,还是低效的。

上一篇:《西门豹》的评课稿范文下一篇:《走进青春》的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