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曙光》评课稿《中华文明的曙光》评课稿

2020-04-13稿件

  《中华文明的曙光》是初一教材的第一课,对学生来说,他们是抱着期盼、兴奋的心情开始这门课程的学习的。如何通过老师的教学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感到学习历史并不难,而且非常有趣,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是这节课老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亮点一:“史由证来”——注重养成学生的“证据”意识:

  “史由证来”是史学的基本意识。根据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目标,历史证据意识即是“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解和释史实”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1)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历史资料。

  老师提问“你认为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历史?”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用图示进行归纳:通过历史博物馆、历史展览馆、图书馆、历史遗址、历史遗迹、学询问长辈、历史网站等途径获得的实物、图片、文献、口述等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黄帝和炎帝”一目的内容,则是由学生分小组通过上网、读《上下五千年》、到图书馆等途径查找资料,课堂交流。

  (2)指导学生从考古图片材料、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

  教学过程中,老师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北京人骨骼化石图》、《北京人的工具》、北京人用火的遗迹》等一组北京人生活、生产的考古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获取信息、合理想象,拉近学生与探究的距离。特别是在观察北京人用火的遗迹图片和文字时,老师提出:“你从这些遗存中发现哪些信息?你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得很热烈,有的说“灰烬厚达6米,说明他们保留火种”、“他们吃熟的食物,因为有烧过的兽骨”、也有的说:“他们也吃植物,因为有烧过的树籽。”从学生的讨论、发言可以看出,他们初步具有了“证据”意识,用从考古图片资料图片中获取的信息作为证据,解决问题、言之有据。

  (3)判断不同历史材料的价值。

  黄帝和炎帝是中国神话传说时代的英雄。神话不是历史,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世界上任何古老的民族的历史都离不开神话。怎样让学生理解神话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在学生讲述了黄帝和炎帝的故事后,老师提问:“大家觉得故事可信不可信?”学生的反应不一。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可信与否?能不能找到证据呢?”在学生疑虑重重的情况下,老师采用了文物证史的方法,展示一组考古图片,并说明这是“考古学家发现的当时同一时期甚至比传说时代更早的出土文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如:“布纹陶钵”、“丝织残片”当时已经养蚕、纺织;“船形陶器”只能说明当时有船,但不能说明是谁发明了船;出土的石镰、碳化水稻说明当时发明了原始农业;出土的七孔古笛、陶埙证明当时有了原始音乐。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被考古发掘证明的内容是可信的,没有被发掘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4)整理历史信息。

  新课结束前,老师提出:“在这节课中有哪些可以成为记录历史的重要手段?”学生回答:出土文物、口传资料、文字资料。课后作业则是要求学生模仿老师所做的表格,整理所学的历史知识。所以,这节课白老师自始至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亮点二:“神入”历史——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断给学生营造“神入”历史的场景,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教师在本节课的开头问道:“你想从历史中了解什么?”学生众说纷纭(古代人的交通、服装、怎么生活),老师话题一转:“历史这门课包括了过去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用通俗的贴近学生的语言解释了历史这门课的内容。通过观察一组北京人生产、生活的历史图片,让学生想象“用火以后北京人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取暖、照明、驱逐凶猛的野兽、吃烧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着,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北京人时代,“如果你是北京人,结合北京人生活的特点,你从早到晚是怎么过的?”这个问题对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既具有科学性(合理想象)又有趣味性,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学生的讨论分热烈,想象力非常丰富,有的说“一大早出去打猎、找回一些树籽,在火上烤,烤熟了之后让妇女和孩子先吃”、有的说“天刚蒙蒙亮,我召集大家到森林里挖陷阱,一头鹿掉到陷阱里了;然后大家有在河边用树枝找鱼,在树上摘植物的果实。”学生这种丰富的想象力是他们在课堂上闪烁出的智慧火花,当他们的回答不断得到老师的赞扬时,他们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节课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学生始终在一种宽松、有趣、兴奋的氛围中度过。

上一篇:中华文明作文下一篇:歌颂中华文明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