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这冷雨》评课稿

2020-04-24稿件

  余光中先生的《听听这冷雨》处在了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中,那种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的沧桑感,那种永远都不会改变家国之思,感动了许多人,文中的语言美也打动了更多得人。但要上好这节课,对我们语文教师而言,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因为这种要用心去细细体会的美,要在短短的一堂或几堂课上通过我们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欣赏,并用心去欣赏实在是有点难度的事。

  张以德老师抱着”啃硬骨头”的态度为我们开了这一课,他的尝试是有效的,他的这节课也比较成功。

  先看看他的教学设想吧:这一课放在“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中,就是要体现“慢慢”和“欣赏”;教师要范式,重点在读;散文欣赏的方法要交给学生;既然我们专题研讨“有效课堂”,那么一节课让学生有收获是重要的。从他的教学设想中我们看出,他对教材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这也许就是编者的意图。

  再看看他的课堂处理,张老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非常清晰,他以“带着“绵绵乡愁”来完成周五最后一节课的学习”这样的导语进入课堂,(2009/12/31星期五,学生一周都没回家了)很自然地切入本课《听听这冷雨》的学习。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导入,过渡自然,显得饶有兴味,以此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体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

  接着他先让学生谈谈对题目中“冷”的理解,并打出词典中有关“冷”的解释,比较如果换成解释中的“苦”和“寒”会有什么不同,自然导出雨的凄冷(景)和情的凄凉(情)相结合所构成的意境,抓住意境美进行教学。从而带出如何欣赏散文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读,让学生读、体会,教师范读等形式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美。接着介绍了散文欣赏的有效方法——感知意象,把握景物特点;揣摩语言,体悟情感;展开想象,领会神韵,去点评课文9。10两段,以各种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情感美的世界。

  叶圣陶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读。”特别是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学更需要让学生去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张老师的这堂课做到了这一点,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读”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回答。尤其是学生对文中所描绘的意境美的再现和朗读占到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这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一点思考:

  我们的语言美情感深的散文教学,怎么上才有效率。比如这堂课,学生研读文本的深度不够,对文本内容的了解过于匆忙。虽然张老师在教学中介绍了鉴赏散文的方法,并用点评式进行,但因学生的基础薄弱,学生真正读透、读出体验的并不是太多。那么我们在考虑课堂时怎样让学生学有所成,并且让学生的评点能达到一定的深度,这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上公开课难,评课更难,本人学识浅薄,对张以德老师的公开课谈了一点自己粗浅的理解,不妥之处,希望得到他的谅解。

【《听听这冷雨》评课稿】相关文章:

1.关于《听听,秋的声音》评课稿

2.三年级语文《听听秋的声音》评课稿范文

3.窃读记讲评课评课稿

4.初中语文讲评课评课稿

5.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

6.《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

7.《夹竹桃》的评课稿

8.花钟评课稿

上一篇:雷雨的评课稿下一篇:倍的认识评课稿参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