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评课稿

2020-06-08稿件

《小毛虫》评课稿

《小毛虫》评课稿1

  本学期我们二年级语文组的课题研究是《小学生语文课堂发言与心理辅导案例研究》。众所周知,一个学生课堂上愿不愿意发言,除了其主观原因外,与他对所授内容是否感兴趣,教师的提问是否准确、语言是否优美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先从授课内容找突破口。

  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传诵千古的古诗,有朗朗上口的诗歌,有充满乐趣的童话,有蕴含深刻道理的寓言,也有文笔优美的散文。通过统计,其中童话占得比重最高,在部编版已经出版、使用的四册教材中,童话共计22篇,占所有课文的百分之二十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把童话放在首位,确立了童话在第一学段语文教学、阅读材料中的首席地位。童话是以儿童的视角不断发展的,它通过儿童化的语言配以形象的图画来展示儿童想象中的世界,通过生动的人物故事以及夸张的手法推进整体故事情节的发展,它是孩子心理的需要。结合课题研究,我们本次教研展示的主题为“牵手童梦奇缘,开启童话教研之旅”。

  王老师所执教的《小毛虫》是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的一篇极富童趣的课文。根据教材要求,二年级(下)的教学重心应从识字向阅读过渡。本单元阅读的主目标是读短文理解词句,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理解有关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在教学本课时,王老师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下面我先来说一说王老师这节课的闪光点:

  一、书声琅琅,品味童话之美。

  新课标指出,阅读应“有所感悟和思考”。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阅历,很难对经典的童话有深刻的感悟。童话的语言是浅近、生动、简练、质朴的,教师只有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引导他们去品读文本,理解文本,体会文本,感悟文本,进入童话的世界。

  王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比如在教授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王老师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昆虫世界的多彩热闹及小毛虫的可怜;如在教授第四自然段“它织啊,织啊”时,王老师通过对标点逗号的间停顿应稍长,语速应较慢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小毛虫的努力及编织茧屋花了很长时间;在教授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王老师通过引读,配上恰当的音乐,把课文和音乐融为一体,学生读出了小毛虫变成蝴蝶后的惊喜,很容易就在脑海中浮现了蝴蝶轻盈欢快飞舞的画面。纵观王老师整节课,师范读、引读、师生合作读、学生个别读、集体读、对比读,一节课书声琅琅,学生也在读中品味了童话的语言之美,体会到了小毛虫乐观的精神之美。

  二、多种方法,学会理解词语。

  在低年级童话教学中,靠教师口头上的讲解来使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词语,是很难达到目标的,同时也是学生很反感的一种形式。王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方法特别好。

  在这节课中,王老师教会了孩子们好几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王老师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孩子们从“挪动一点点”“周游了整了世界”的动作对比中正确理解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意思;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王老师通过对“它织啊,织啊,”的不断追问“你在什么时候织网?”“你还在什么时候织网?”,让学生在理解了“竭尽全力”的同时还知道了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学习小毛虫的内心独白时,王老师引导学生用拆分词的方法理解了“与世隔绝”的意思,感受了词语的温度。我相信,在王老师这样的引导下,孩子们理解词语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三、说话训练,引起思维碰撞。

  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是课改一贯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及留白设计说话训练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办法。

  在本课教学中,王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共安排了三次说话:(1)学习第1、2自然段时:请你想一想这是怎样的小毛虫和蝴蝶?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依据练习说话,掌握阅读的技巧;(2)理解“尽心竭力”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小毛虫都在什么时候织网,从白天织、晚上织、不停地织,很好地理解了“尽心竭力”;(3)学习小毛虫内心独白后: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毛虫?感受小毛虫乐观、积极的精神之美;(4)从一条笨拙的小毛虫变成一只轻盈美丽的蝴蝶时,你有什么话要对小毛虫说?既激发了想象又揭示了道理。

  通过这样的说话训练,孩子真正认识了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成蝶的过程,并从小毛虫身上学会了乐观、坚持、勇气。

《小毛虫》评课稿2

  低年段的'阅读教学就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课程标准对此也强调,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我本次教学的是《小毛虫》的第二课时,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的主要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小毛虫如何变成蝴蝶的过程非常感兴趣。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他们也迫不及待地想从《小毛虫》的课题中了解这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所以我采用“一只毛毛虫,趴在一片树叶上”的图片引入课文,问学生:“猜猜它看见了什么。”。我主要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小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其中设计的亮点是用了几次动画演示,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瞬间提起了学习的兴趣和讨论的热情,通过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的意思,以及小毛虫变成蝴蝶过程的艰辛和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中不悲观失望、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的意的道理。这也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要求我们做到: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刑法,并乐于与别人交流。另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根据重点词句复述故事的能力。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我在我课堂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后进生,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这堂课的教学让我深深的意识到学生的朗读有多么的重要,在朗读方面不能加字、减字,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其次,本次课程设计内容稍多,部分学生可能知识点没有消化,所以有些目标在部分学生中没有达成。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年龄的特点,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当下,我们很重视学科的整合,在《小毛虫》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穿插小毛虫化成蝴蝶过程的科学小视频,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毛毛虫的可怜与笨拙,更好地感受毛毛虫化成蝴蝶的不易以及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学会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一次历练一次成长,让我们以一颗谦虚好学的心遨游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

《小毛虫》评课稿3

  最近,把语文课程标准拿出来学习了一遍,突然发现,很多模糊的东西豁然开朗。昨天上午听了三节语文课,将其与课标结合起来看,令人获益匪浅。

  三节语文课,无疑都指向了低年段语文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与朗读。

  一、识字写字

  李校的《小毛虫》让我们看到了一只笨手笨脚却令人钦佩的小毛虫。李校从导课时就定下基调,带着孩子们玩。一个玩字令人欢喜。

  《小毛虫》的识字写字扎实有效。“n”和“l”的指导,耐心细致。每一个词都不遗余力。写字教学新颖,让学生写“整”和“怎”,师生对比观察,学生在思考后发现问题,自我纠正,这一定让学生印象深刻。

  xx的《蜘蛛开店》,对比之前,在大刀阔斧的修改后,也将着力点放在了识字写字。随文识字、词语汇总、组词识字等等,识字方法灵活多样。写字教学环节,杨老师将“商”和“店”进行对比、观察,利用顺口溜识记生字,有趣生动。生字密码中提醒学生注意笔画的书写。这些都是课标在一段教学中明确说明的。

  张老师《大象的耳朵》一课主要采用了集中识字,借助图画让学生学习“耷拉、竖着”,形象生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学习多音字“似”,利用小口诀:有“的”跟,就读shì,无“的”跟,就读sì。学生轻松识记这个难区别的多音字。字源学习“兔”,将形与字结合起来,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别有一番乐趣。

  二、指导阅读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默读。在《小毛虫》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默读,整体感知这是一只怎样的毛毛虫。李校提纲挈领,拎出两个词:笨手笨脚、尽心竭力。学生在老师优美的语言中感受可怜的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尽心竭力地织出一座牢固的温暖的茧屋,在与世隔绝的努力中,最终化茧成蝶。

  杨老师在指导朗读中,教给学生读好关键词重音的方法,有方法,有指导。

  张老师在《大象的耳朵》中,指导学生读好“咦”的问句,并练习用“咦”说话。

  三节语文课,不一样的风采,却一样精彩。今后的教学中,紧扣课标,让孩子轻松习得,真正获得,是我努力的方向。

【《小毛虫》评课稿】相关文章:

1.《节节虫》评课稿

2.课文《草虫的村落》的评课稿

3.《装满昆虫的口袋》评课稿

4.小学美术《虫虫大聚会》评课稿

5.窃读记讲评课评课稿

6.初中语文讲评课评课稿

7.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

8.《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

上一篇:《青蛙卖泥塘》评课稿下一篇:世界粮食日国旗下优秀讲话稿范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