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梦》评课稿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 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我想编者正是基于儿童这样的认知,安排了著名诗人、散文家高洪波的一首儿童诗。这是一首充满智慧和童心的儿童诗,画面立体,充满动感。
小艺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教者用用活泼有趣、贴近儿童年龄特征的语言和孩子们在彩色的梦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我想这也是本课的亮点。
一、展开想象,感受梦境的神奇美妙
1.借助插图,引导想象
学习第2小节,可以结合课文插图,先让学生找一找当彩色的梦滑过山坡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抓住“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让学生感受景物的变化。接着,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通过比较句式、对比朗读,可以发现在文字上多了“大块、大朵、大片”,画面也有所不同,让学生借助插图进一步体会变化范围大、速度快,感受彩色的梦的神奇。
学习第3小节,继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读中想象,看看彩色的梦滑过森林又会带来什么变化?插图中“雪松手拉手”“请小鸟留下歌声”,“小屋的`烟囱上还结了一个苹果般的太阳”都是彩色的梦带来的变化。
一幅幅充满童真稚气,色彩明丽,意境优美的插图,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将诗歌语言转化为鲜活的画面。
2.角色体验,丰富想象
在学习第3小节时,可以运用教学导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小鸟、小鸟,你愿意留下来吗?你想留下来吗?为什么? 在已有的文本感知基础上,让学生进入角色,想象自己置身于葱郁的森林,有雪松热情的邀约,有太阳温暖的陪伴……通过交流反馈,梦境中的画面更加丰富了,学生在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品读感悟中充分体会到小鸟想留下来,还想放声高歌的愉悦心情,感受到彩色的梦在白纸上“蹦跳”,带来了这么神奇的变化。
3.挖掘文本,补白想象
(1)抓关键词进行构建想象
在诗歌中关键词语是激活学生思维火花的最佳切入点。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在教学第1小节,引出悬念“彩色的梦会是什么样的”之后,抓住关键词:“一大把”“彩色”“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躺”“聊天”“跳蹦”,引导学生进行构建想象,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通过交流反馈,了解到这彩色的梦颜色多、数量多、形状各异……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彩色的梦,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充分体会到它的自由自在和神奇,令人心生欢喜。
(2)揣摩语言进行补白想象
学习第3小节可抓住“ 拉、留下、结”等词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诗句“请小鸟留下歌声”补白想象,想象雪松与小鸟对话的场景,还可以想象小鸟会留下怎样的歌声。通过学生创造性地补白人物语言,角色扮演合作朗读,在学品词、练朗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感受想象的奇特,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美好,从而获得独特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在课文理解过程中,教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注意破折号和省略号的读法,并且了解这些破折号的作用。特别在蓝—得—透——明,这句话的指导,做了较好的范例。
一点思考:
如何从“想象”到“仿说”再过渡到“仿写”,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1.提供语言支架,拓展延伸
本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讲究押韵。句式对仗工整且灵活多变,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有效载体。在精读感悟环节,抓住语言训练点,教师教学时应该给孩子提供语言支架,这样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从而内化吸收,成为很好的语言积累。学习第2小节,通过对比语段,发现句式的构成特点,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加深印象。接着,可以拓展想象画面,请学生说说脚尖滑过的地方还有哪些变化,并用上表现色彩的词语仿照书中的句式写下来,进一步体会世界的生机勃勃和五彩缤纷。
2.提供具体语境,迁移运用
在指导学生仿写第3小节时,我们也可以提供具体的语境,毕竟是二年级的孩子,教师应以“在热闹的池塘边”“在盛开的花丛中”“在丰收的果园里”等为抓手,再迁移到学生熟悉的场景,指导学生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放飞心灵,大胆想象。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儿童对大自然的友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思维和儿童的联想。
一点商榷:
第二、三小节彩色的梦化身为可爱的精灵,一路跳蹦着,滑过碧绿的草坪、鲜红的野花、湛蓝的天空,最后滑进了葱郁的森林。“脚尖滑过的地方”,一个“滑”字将整首诗串联起来了,“草绿、花红、天蓝”,明艳的色彩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彩色的梦又滑到葱郁的森林里,雪松手拉手,小鸟快乐地歌唱,还有那苹果般又大又红的太阳,呈现了一幅充满生机、活跃、热闹的画面,一个“滑”字将彩色铅笔写活了。评者认为教者应抓住一个“滑”字来展开第二、三小节的教学,不用逐节讲解,这样教学思路会清晰些。
【《彩色的梦》评课稿】相关文章:
2.彩色的非洲评课稿
3.阿德的梦的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