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难忘的泼水评课稿
鲁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看到,整堂课老师没有什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总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文本的理解采用了“读”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润物细无声,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就采用了齐读、指名读、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较读等多种朗读的形式。尤其令我欣赏的是鲁老师在课文教授中依然没忘记对学生说话、听话、口语交际的适时指导,比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一同出现的“一边 一边”,“一手 一手”的句式训练;比如老师范读课文时有意的要学生“听好哦,等一下老师要请你来点评的哦。”而且还真的请学生来评一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这都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说话、聆听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课文拓展时老师要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老师能注重这个教学环节的生成是很难得的,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的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鲁老师的这堂课还有一个的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整堂课从“复习”到“新授”到“拓展”,老师的语言精美,衔接自然。比如在自由读课文后鲁老师就接着课文深情地说道:“多么幸福、难忘的泼水节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体会泼水节的幸福和难忘。”如此不留痕迹地就进入了品读课文的环节,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带动了起来
在课堂上,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来表扬学生,口头的语言表扬也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恩,不错!”,“你真棒!”等,还有学生的鼓掌,让孩子们是倍受鼓舞。
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建议把有关傣族的知识在分析课文之前说一说,尤其是傣族的泼水节在傣族节日中的地位,(相当于我们汉民族的春节)这样也许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周总理到傣族地区过泼水节的深远意义。
2、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合理安排时间
篇二: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难忘的泼水节》,我的说课内容分成六部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法学法、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难忘的泼水节》是新课程标准第四册第三组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学段的阅读课文教学是区别于其他学段的。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的着眼点。
2、教材编排特点:这个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了解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本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
2、能够正确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使用各种方式朗读,使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课文的情感色彩。
4、会写2个生字: “龙、恩” 。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准确认读12个生字、读准字音和声调。
2、正确地熟读课文。
3、能正确书写本课要求的2个生字。
四、教学设计
(一)、揭题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从插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引出新课,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标出较难生字拼音,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带领学生标出文中较难字词的拼音。
(2)、教师再次范读课文,指导学生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3)、全班跟老师读课文。
2、学习生字。
(1)、大屏出示本课需认读的生字词,教师带领认读。
(2)、全班齐读——交流识字方法(换一换:“思”—“恩”,熟字加偏旁:“咖”“啡”,形声字:“襟”“褂”等识字方法。)——再组词。
(3)、个别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学生认读过程中师纠错。)
(三)、品读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3)、指名个别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初步感知本课情感。
(4)、全班流利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书写生字
1、教师指导学生书写“恩”,“龙”,学生跟着数控。
2、学生自由练习。(师指导评价)
五、教法学法
1、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观察插图,感受热烈的气氛与场景,对傣族泼水节的向往与兴趣,从而有助于主动进入课文。
(1)、识字过程中,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认读生字。在朗读中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以多种方式认读字词,认读过程中师纠错。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朗读课文,例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轮读、齐读等形式激发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难忘的泼水节》这课记叙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1961年的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因此,它是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要使学生融入文章之中,在学生能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课文情感。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识字方法:换一换:思 —— 恩
加一加:咖、啡
形声字:襟、褂、踩
课文主旨: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篇三:《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的《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记叙文,本课记叙的是一个满温情的感人故事。课文中洋溢着热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体现了人民对总理的爱戴,总理对人民的关怀。文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文中还配有一幅洋溢着热情的插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热烈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龙、恩、柏、泼、凤、凰、寿、特、敬、鲜、脚、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愉悦。
2、能力目标
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重点、难点
让同学们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四、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图片展示、朗读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情感。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真实的情感感知。
五、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并且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写的周总理与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去感知文中的情感。
六、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
导入课程后,板书课题,给同学留下悬念,但,我中间插入了识字教学,让同学慢慢进入课程,更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学习完生字,让同学初步阅读文章,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读文章是遇到的困难,并且理解文章中写了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过泼水节是高兴的、难忘的。最后让同学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这样做有利于让同学联系生活实际,不会空空而谈,从而加深对“难忘的”一词理解,并且也让同学回顾了生活中的细节,有助于谈们留心观察生活。 2第二环节
当同学们把“难忘的”结果找到后,激发他们去寻找原因。精读文章,分段学习,情感朗读等一系列安培中——动情的学习语文,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连。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一环扣一环的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中泼水节上人民的情感和周总理的情感。用图片加以直观显示文中的场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每一节的分段练习,可一使同学明白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的描写顺序,找到线索,就找出了思路,并且在分段教学中加以有感情的朗读,不仅提高了学生加入课堂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加深的对文章的情感感知,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他们也往往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情感。每一段讲解中,把疑问留给同学,让同学自己来解决疑问,培养了同学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积极性。文章我分为三个部分来讲,第一段到第三段,第四到第五段,第六到第八段。第一到第三段,主要讲解泼水节的时间,傣族人民高兴的原因和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来解读文章,并从中得出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讲解当中,我让同学自己阅读,自己评价。然后老师带领同学完成段落学习。教学过程中出示幻灯片辅助,是讲解更容易理解,更生动。第四到第五段讲解也采用同样的方法,用朗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这个部分的讲解,主要让同学体会总理对人民的关怀。最后一个部分,我只采用了朗读的方法,这个部分主要强调情感的升华。1961年的泼水节是让人难忘的,幸福的。
3、第三环节
课文的总体回顾,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印象,跟牢靠的记住知识点,同时,小节也去到了总结全文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1.难忘的泼水节
四面八方
②热烈欢迎 一条条
一串串
①泼水节 周总理
③形象
和蔼可亲 朴素 ④难忘
【《难忘的泼水节》的评课稿五篇】相关文章:
4.跪跳起评课稿五篇
5.优秀评课稿五篇
6.搭石的评课稿五篇
7.难忘的一天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