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评课稿

2020-06-24稿件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评课稿

  上的这节《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主题教学法,通过对三维学习目标的整合,以科学探究过程为教学主线索,教学线索和学习目标在逻辑化的教学程序、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化的教学体验中整体推进,互为促进。

  本课的亮点:

  1、落实科学探究目标:王老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动手参与探索实验,在实验中摸索,在实验中寻求纸的厚度与抵抗弯曲的能力的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具有积极分析并善于发现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能根据实验经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不断改进实验的能力。王老师能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但学生的实验结果没有统计,如果王老师能通过采集实验数据和制作曲线图,并能运用数据和曲线图进行分析,学生能用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和得出结论。

  2、落实了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乐于探究不同厚度的纸和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完成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亦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3、紧密联系生活:王老师设计了“瓦楞纸的研究”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比较六层的.平板纸和三层的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引发本课的研究问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出示各种通过改变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的钢材,把学生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结合起来,来源生活,回归生活,有机地在课堂中再现生活。并提出这些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这样?把学生引到了“改变形状为什么能增加抗弯曲能力?”这一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解释了三层的瓦楞纸为什么比六层的平板纸抗弯曲能力强。

  本课的不足:

  1、王志光老师对课堂纪律仍需有效掌控。在整节课中,我们看到不论是师生互动还是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由于教师课堂纪律,学生课堂纪律不是很遵守,这就扰乱了课堂的正常秩序。学生的创意没有全部体现。有多少学生在这节课中是真正有效地学到了相关知识呢?

  2.王老师对课堂中生成的研究问题还不能做到较好地掌控。在课堂中,当有学生提出一些柱子由于厚度增加,其抗弯曲能力也随之增加时,教师自己没有很好地思考,从而让学生形成错误概念。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思考。

  3.王老师今天上课有些紧张,导致在课堂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实验的能力,这也是一个缺憾。应该说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努力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不管怎样,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可能永远会留下遗憾,我想“让学生喜欢科学”,这是王老师最大的追求!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1.《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评课稿

2.《对抗》评课稿

3.折形状评课稿范文

4.《多变的形状》评课稿件

5.《抗日烽火》评课稿

6.能穿几串的评课稿

7.语文万能评课稿用语

8.初中语文万能评课稿

上一篇:《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案课件下一篇: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