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性》原文及译文赏析

2019-03-25古籍

  原性

  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于性视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人之性果善乎?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①、嶷嶷然②。文王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舜之均,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瞍之舜,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

  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易明;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选自《韩昌黎文集》)

  【注】①岐岐:形容聪颖早慧。②嶷嶷(nì):幼小聪慧的样子。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中:中庸,适中

  B.知其必以贿死贿:贪贿,受贿

  C.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食:吃饭

  D.而卒为奸卒:终于,最终

  【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食,享祀,受祭

  【思路点拨】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的多个义项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得到过滤,没有语境,有时便无法分析词的含义。推断词语含义,要结合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有时甚至要通观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言环境。 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

  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明“性之上下不可移”的一组是(3分)

  ①情之于性视其品 ②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 ③后稷之生也,其母无灾 ④文王之管蔡,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 ⑤鲧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 ⑥下之性,畏威而寡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级(表达运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①与论点无关;②孟子未区分人性的品级;③证明上品不可移;④证明下品不可移;⑤证明上品不可移;⑥减少罪过,但仍然没有改变品级,仍然是下品。

  【思路点拨】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然后,看题目要求的答题范围是“局部内容”还是“整体内容”——如是前者,需要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对照,以避免错论;如是后者,则需要遗漏细节,因为细节对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愈对“性”和“情”作出明确区分,认为“性”与生俱来,而“情”则是后天与外物作用的产物:“性”和“情”都可以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它们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韩愈认为人的情感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个方面,下品之人对每种情感的表现要么过分,要么缺失。

  C.对于孔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扬子(雄)的性混论,韩愈都不认同,并提出质疑和批评。

  D.韩愈认为性之上品、中品和下品都不能改变,这和孔子的观点一致。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D 解析:韩愈认为性之上品和下品不能改变,而中品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导向上品或下品。

  【思路点拨】做这类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3分)

  (2)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3分)

  (3)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3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1)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它们是仁、礼、信、义、智。

  (2)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3)因此上品之人可教导,下品之人可约束。

  【解析】(1)“所以”,用来,1分;“曰”,是,叫,1分;句意对1分。

  (2)“举”,提到,1分;“遗”,遗漏,1分;句意对1分。

  (3)“是故”,因此,1分;“制”,约束,1分,句意对1分。

  【思路点拨】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感,是后天和外物接触而产生的。人性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情感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有人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回答说:人性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上品人性,就是纯粹的善罢了;中品人性,可引导它变为上品或下品;下品人性,纯粹的恶罢了。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仁、礼、信、义、智。性为上品的人,以一德为主,兼通其它四德。性为中品的人,对某一德或是不足,或是有些违背,其它四德也混杂不纯。性为下品的人,对一德完全违背,其它四德也不合。人性对于情感的影响要看品级。情感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喜、怒、哀、惧、爱、恶、欲。上品的情感,对七种情感都能控制得恰当合适。中品的情感,对于七情有超出一般的情况,也有缺失的,但主观意图还是要适当合中的。下品的情感,要么没有要么过度,都是直接率性而行。情感对于人性的影响也要看品级。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汉代扬雄提出性善恶相混论。那些认为人性最初善良后来变为邪恶的说法,和认为人性最初邪恶后来变为善良的说法,以及认为人性开始善恶混杂后来分辨出善良和邪恶的说法,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叔鱼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见他的面貌,就知道他将来必定因为受贿而死。杨食我出生的时候,叔向的母亲听见他的哭号,就知道一定会因为他而灭掉宗族。越椒出生时,子文很伤心,知道若敖氏的祖先不再享有祭祀。人的本性果真是善良的吗?后稷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没有遭遇灾殃。后稷刚会爬行的时候,就表现出聪颖早慧的倾向。周文王在母亲怀孕期间不曾让母亲担忧;出生后,不让王傅操劳;从师学习,不惹先生烦恼。人的本性果真是邪恶的吗?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好,然而最终变成恶人。瞽瞍的儿子舜,鲧的儿子禹,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坏,然而最终成为圣人。人的本性果真是善恶相混杂吗?所以说这三个人谈论人性,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有人说:这样说来,那么上品人性和下品人性,难道最终不能改变吗?回答说:上品人性,从事学习就会越发聪明;下品人性,畏惧权威就会减少罪过。因此上品可教导,下品可约束。这两种品级,就是孔子所说的不能改变。

  有人又问:当今社会人们谈论人性和你的观点不同,为什么呢?回答说:今人的观点,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怎么会没有不同。

上一篇:周行逢朗州武陵人的原文赏析及译文下一篇:种皓字景伯洛阳人原文及译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