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解析及答题技巧指导

2020-09-02古籍

2018年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解析及答题技巧指导

  现代文解题技巧是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一起来看看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解析及答题技巧指导,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现代文阅读

  根据《国际湿地公约》,湿地是指自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拥有静止或流动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滨海水域。湿地通常具备三个要素:水成土、临时或长期的水淹条件、耐湿生物或水生生物(尤其是植物)。这就将人们惯常理解的,仅指水域与陆地之间过渡地带的湿地概念,扩大至在空间上与之紧密相连的河流、湖泊等水体,使其形成整体,这有利于湿地生态的综合保护。滨海湿地和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构成的内陆湿地,属于自然湿地;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建成的水库、渠道、水田、塘堰等,属于人工湿地。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湿地是许多野生动植物(包括许多濒危物种)的"家园",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巨大基因库。湿地也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能保持大于其土壤自身质量3至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慢慢将水排出。湿地还是有毒物质的降解容器。当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有毒物质进入湿地时,许多湿地植物和湿地中的微生物群落,能对其进行降解和转化,净化环境。这是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美誉的重要原因。

  湿地资源丰富,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湿地提供的动物产品,如鱼虾等,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产自湿地的谷物养活了全球50%的人口。取自湿地的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湿地的水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用水保障,也提供了"舟楫便利"。湿地资源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转换能量,如水力或泥炭发电。另外,湿地景观独特,是人们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

  但长期以来,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认识不足,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湿地资源。例如,将大量湿地排水后改作他用,导致湿地面积锐减;过度捕捞、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生态平衡;上游湿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工农业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湿地水体。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湿地的紧迫性,并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农业带产生的大量硝酸盐和其他化学物质,不仅导致流域水质恶化,刺激藻类泛滥,还在入海处的墨西哥湾形成一个面积20000平方千米的无氧区。专家们认为,流域内湿地的大量丧失导致入海径流氮负荷过重,是造成无氧区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办法是在全流域进行大规模湿地生态重建,全面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这个建议已得到认可。

  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其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要有具体目标,因"地"制宜。例如,用于控制污染的人工湿地可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通过收割再利用或沉积的方式去除水体中大部分的营养盐,这是分散和净化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有效办法。作为鸟类或鱼类栖息地的湿地,其生态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持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以水文调节为目的的湿地建设,重在加强湿地的滞水能力。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的湿地建设,则更应重视优美环境的营造。当然,各类湿地生态的构建在承担主要功能的同时,完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

  6.下列对"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湿地指长期被静止或流动的水体覆盖的地域,如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

  B.湿地中的人工湿地有水库、渠道、水田、塘堰等,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

  C.湿地通常被认为是指水域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只是对湿地的一种狭义理解。

  D.湿地中的水体与湿地的其他组成部分难以分割,共同构成了湿地整体的生态系统。

  7.下列对"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休戚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环境独特的湿地,为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家园",也为人们提供了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

  B.自然资源丰富的湿地,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所有物资,如食物、饮水、能源等。

  C.生态系统完善的湿地,就像一块天然"海绵",既有很大的蓄水量和很快的蓄水速度,又能将水慢慢排出。

  D.生物构成多样的湿地,可以利用生物自身的.功能有效降解和转化有毒物质,因而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湿地面积的锐减,将会对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安全构成威胁,带来严重的后果。

  B.捕捞和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减弱。

  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上游湿地生态的破坏必然带来下游湿地水质的污染。

  D.各类湿地生态功能完全不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

  B.人类应当汲取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牺牲湿地的教训,不要再为自身利益去利用湿地资源。

  C.只要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就能充分保持湿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

  D.只有着眼于全面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各类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才会真正有效。

  参考答案:

  6.A7.B8.A9.D

  现代文阅读技巧指导

  现代文阅读(3题9分)

  现代文阅读有9分。我们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

  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的阅读(9分)

  考纲陈述: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1)根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发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研究应用前景。(根据文体特征,可边阅读边猜测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2)注重整体阅读。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最后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议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二】:选择题的解答

  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游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改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调: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2)仔细辨别干扰项逻辑错误,特别关注选项中处于定语或状语位置的类似词语是否等值转换:

  ㈠偷换概念: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㈡以偏概全: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重点关注:

  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㈢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等

  ㈣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㈤正话反说: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㈥顺序错乱:时间先后错位,逻辑事理先后错位,空间位置错乱。

  ㈦颠倒因果:“因”与“果”错位;或“条件”与“结果”错位。

  ㈧强加因果:即两件事无因果关系,却强行说成有因果关系。

  ㈨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㈩答非所问:即选项回答的不是题干中的问题,或没有答全题干中问题的几层意思。

  另外,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2018年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解析及答题技巧指导】相关文章:

1.现代文阅读鉴赏命题角度解析及答题技巧指导

2.现代文鉴赏评价答题技巧

3.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的答题方法指导

4.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5.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技巧及策略

6.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解析

7.高考诗歌阅读鉴赏的答题技巧与策略

8.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指导

上一篇:散文阅读的答题策略下一篇:幸福的优秀爱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