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2021-04-21古籍

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永遇乐

  【南宋】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①,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②离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③无寐,满村社鼓。

  【注】①李易安《永遇乐》:易安居士,南渡来常怀京洛旧事而赋上元《永遇乐》词。

  ②缃帙:本义是书籍、书卷。这里指李清照南渡时丢失的书籍等。

  ③釭:油灯。

  14.词中最能体现上元节景象的一句是:    (1分)

  15.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中说“托之易安自喻”,表明作者借写李清照的身世,来抒发自身在乱世中的感慨。

  B.上片通过今昔对照写出了本应欢乐的场景却因战争和天气的因素显得格外冷清、萧条。

  C.下片用“此苦又谁知否”这句话来呼应序中的“悲苦过之”,强调了深沉的家国之痛。

  D.下片运用了李清照、杜甫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让诗歌的意境更为开阔深远。

  16.有人说,画线句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请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1分)华灯明昼

  15.(3分)B

  16.(4分)

  要求:答题时抓住“空”、“残红”、“无寐”、“满村”等词语进行赏析,手法上关注对比、以声衬静等。

  示例:在战乱中,诗人远离亲人,思念故国,独自一人对着残灯发愁,无法入睡,心情愁怨,而此时满村热闹的祭神仪式开始,社鼓声不断,更反衬出了诗人此时的.寂寞愁苦;(2分)但这新春祈求丰年举行的祭神仪式真的可以给百姓带来幸福安宁?这里蕴含了作者对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的失望和哀叹。(2分)

  附:

  【注释】

  ①乙亥: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

  ②李易安: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③璧月初晴:暮雨初晴,璧月上升。璧月,以圆形的玉比喻圆月。

  ④黛云:青绿色像眉似的薄云。

  ⑤禁苑娇寒:皇帝苑园不许宫外人游玩,故称禁苑。娇寒,嫩寒、微寒。

  ⑥前度遽如许:意为再来临安时,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⑦香尘暗陌:街道上尘土飞扬,往来车马很多。

  ⑧宣和旧日:指宋徽宗宣和年间汴京的繁华盛况。

  ⑨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意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人已衰老,所作词反而更觉痛苦。缃帙,书卷。流离,散失。风鬟,头发散乱的样子。三五,指旧历正月十五夜。

  ⑩江南无路:江南已沦陷。残钮:残灯。

  【词意】

  暮雨初晴,如璧的明月东升。云色如黛,淡淡飘荡在远空。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西湖的堤岸倦慵暖温。前度刘郎如今又来这里,想不到变得如此冷寂岑岑。记得从前的元夜,车水马龙攘攘纷纷,凝香弥漫的尘土将道路遮暗。五光十色的花灯,把暗夜照得如白昼一样明灿。我总是没有什么心情,和人们携手同去赏灯观看。谁知道,上元夜也会禁止宵行,人稀烟断,满城凄风苦雨,愁云惨淡。

  犹记宣和旧日,直到南渡临安,上元夜依旧热闹繁盛如故。而今辛苦收藏的金石书画,几乎散失尽净。元宵佳节也无心打扮,任凭鬓发纷乱飞舞。写下感时伤乱的词章,最令人感到凄苦。如今江南也无路可走,我到处漂泊无寄处。就想起被叛军困在长安的杜甫,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这种凄苦的心境如今又有谁知否?空自对着昏暗不明的一盏残灯,长夜无眠,外面又传来满村的社鼓。

  赏析:

  这首词,从词序里推知是作于公元1278年。因乙亥为宋德祐元年(1275)。“今三年矣”,实为1278年,宋亡于1276,这时已亡国二年了。易安南奔,犹存半壁。辰翁作词,国无寸土。说“虽辞情不及”,是谦词,“而悲苦过之”,是实情。

  此词一起三句,以对句写景,月明云淡,景色可嘉。然而一句抒情,“春事谁主?”问得突兀,实以伤心人别有怀抱,何堪对此。接着再写临安宫苑,湖堤天气,寒暖适宜,但却何匆匆乃尔,实悲叹春之易逝,国已沦亡。三接复以对句写香陌华灯之热闹美丽,一结又“长是懒携手去”。心情可知,痛何如之!上片最后“谁知”二句,在断烟禁夜气氛中,“满城似愁风雨”。这里是以景物作比喻。临安已沦陷,元朝统治者在彼发布命令,宰割人民,哪能不使人悲愤。这一句如似重槌,发人猛省。

  下片首段三句与上片末句,似断实连,但却展开了对往事的回忆。“宣和旧日”,实指北宋。“临安南渡”,杭州变作汴州。“芳景犹自如故”,一总南北宋之繁华景象。又寓有不堪回首之叹。国事如此,是从大处着墨,而又系结合易安的身世来抒写的。因为李清照的《永遇乐》曾写“中州盛日”的情况,但南奔后,是“而今憔悴”。是如词序所云“又托之易安自喻”。“缃帙”下三句,记述易安南奔时书籍丧失,三五月明时感怀,写下很多“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真是凄苦之至。“江南”下三句,再申述乱离流落之苦,用杜甫有安史乱中寄家鄜州的故事。无路可走,无家可归,苦情自不待言,而却以“此苦又谁知否?”反语出之,情更深痛,笔势陡起。一结“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极写一己之悲与他人之乐,和李清照的词是遥相承应,更有无可奈何之叹,哀惋无穷。

  全词每小段都是先景后情,情景交织,疏密相间。两片末尾,均是大力铺写当时情景,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上片以此来勾起下片,下片末尾以景抒情,给人以无限回味。

【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宋词《永遇乐·璧月初晴》译文赏析

2.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鉴赏及译文

3.雍陶《塞路初晴》阅读的答案附赏析

4.张耒秋蕊香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5.徐陵《关山月》阅读答案附赏析翻译

6.虞世南《蝉》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7.《凉州词》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8.《狡生梦金》阅读答案附翻译

上一篇: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鉴赏及译文下一篇:宋词《水龙吟·春恨》译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