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翻译赏析及阅读训练附答案

2018-08-21古籍

  【原文】: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杜荀鹤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瓶一钵一无金。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患身是幻逢禅主①,水洗皮肤语洗心。

  【注释】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①禅主:指诗的题目中的禅宗长老。

  【翻译】:听说有黄山汤泉,独自一人去寻找。带着一个瓶子一个钵。不为身处乱世,兵戎相见。却为深入寒山而喜悦。在荒郊野外祈祷有神鸦在神庙噪叫,猎人冒着风雪追鹿惊动了树林。身心受苦祈求遇到禅宗长老,在汤泉沐浴中身心得到洗礼。

  【赏析】:荀鹤生活在唐末政治昏暗,军阀混战的年代,所写的许多诗作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悲惨现实,如《赠崔道士》诗中写道:“四海兵戈无静处,人家废业望烽烟”;《山中寡妇》诗中写道:“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此外,在《蚕妇》、《田翁》、《乱后逢村叟》等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酷吏的憎恶感情。荀鹤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认为诗歌可以起传播教育的作用,并可以影响后代,所谓“雅篇三百首,留作后来师”。他的诗平易委婉,如话家常,有着张籍、白居易的近体风格。

  杜荀鹤与僧人交往甚密,通佛理。“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应是“患身”身心受苦之状。“语洗心”之语是“禅主”所言,即“患身是幻”。

  黄山汤泉可以治病,在远近流传开来。远道而来的僧人对黄山汤泉无限神往,由“闻”而“寻”,又是不辞路途遥远“独去”,可见僧人的坚定之情。接写僧人翻山越岭的辛劳,以乱世、寒山、风雪、老林烘托出僧人寻求汤泉圣地的一片诚心。最后预祝僧人此行去汤泉沐浴身心将得到洗礼,“水洗皮肤语洗心”,成了古往今来的至理名言。后人评此诗,第一联如“爆竹”,第四联如“敲钟”,可谓起伏跌宕,余音绕梁。同时也为后世留下黄山汤泉浴治病的宝贵资料。

  【阅读训练】:

  1.试分析诗中两个“洗”字用法的妙处。(4分)

  2.诗中“不愁乱世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第一个“洗”字,意思是沐浴、洗涤;照应题目,引出下面的“洗”。(2分)第二个“洗”字,意思是洗礼、净化,形象地表现了净化心灵、洗礼灵魂,使诗的意境更加深厚。(2分)

  2:(1)“不愁”句实际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感伤时世的感情。(2分)(2)“喜路入深”,一方面反映了山路的遥远和环境的清幽。(1分)另一方面也衬托了对乱世兵祸的害怕。(1分)

上一篇:《前调·阊门夜泊》原曲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下一篇:郎士元《柏林寺南望》阅读训练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