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特岗面试教案

2020-06-24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保护空气(污染与保护)。本课题教学是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初中学习,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方法基础,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现时的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要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课题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 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 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 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 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2、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

  五、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对空气的直观深入的认识。

  2、学生学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在实验小组中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利用课前预习

  2.教师的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

  投影仪、挂图(O2、N2、稀有气体的用途);

  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火柴。

  (2)、学生用具:

  空气发现史的资料、稀有气体用途的资料、大气污染的漫画等等.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 我们周围存在一种“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即空气,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察觉的空气确实存在吗?(堵住注射器的末端后推动活塞很难推动,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推进新课

  [过渡] 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分析]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其中,

  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用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

  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

  [分析] 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但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过渡] 拉瓦锡的实验是在200多年前做的,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做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演示实验] 实验2—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水,并将水上面空间分成5等份;

  ③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

  结论: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讨论]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结论] 该实验中,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红磷量不足,未能将瓶内氧气耗尽;装置气密性不好,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

  [分析] 在红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的白色固体,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过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讲解]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分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红磷:P、五氧化二磷:P2O5。

  [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只说明这是一种表示物质的符号就可以了]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举例]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如氧气、氮气。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分析]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我们周围的空气特岗面试教案】相关文章:

1.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2.教案我们周围的空气

3.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课件

4.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稿

5.《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反思

6.《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

7.《第四单元第五课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

8.小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科学教案

上一篇:《周围的空气》优秀教案下一篇:小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自然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