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课件设计

2020-07-20教案

《过年》课件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京味儿”小说的特点。

  2、老舍的作品有很多北京民风民俗的描写,阅读文本时,不仅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要仔细研究文章中所记述的北京传统风俗。

  3、“京味儿”语言是“京味儿”小说的突出特色,在学习中要认真体会它

  “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的特点。

  4、了解文章中所表现的在历史变迁中旗人的生活状态,探究这种生活状态所展现出的社会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京味儿”语言,体会其特色;探究旗人的生活状态背后所展示的社会心理。

  课时安排:

  拟用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阶段:

  1、学生在课下自己查阅老舍的相关知识。

  2、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3、找出文章中的京味儿语言,仔细揣摩。

  4、理出文章中所记述的北京风俗。

  二、课上活动:

  (一)介绍老舍与京味儿小说

  1、教师简介京味儿小说的概念及特点。

  京味儿小说是指洋溢着浓郁北京风情的小说。

  《〈京味小说八家〉后记》里指出“京味小说”的三个标准:

  ①用北京话写北京人、北京事。

  ②写出浓郁、具体的北京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态。

  ③写出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京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

  2、学生介绍作者老舍。

  3、师生共同讨论老舍与京味儿小说的关系。

  老舍先生文学作品的声誉与价值,直接与作品的“京味儿”即北京的地域特色紧密相关。“京味儿”凸现了他的作品中浓厚民族色彩与深沉的东方格调,这是老舍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贡献。文学评论家称他是现代“京味儿”文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

  (二)介绍《正红旗下》

  带有自传性质的《正红旗下》中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庚子事变,它写出了大清帝国行将灭亡时五光十色的社会风貌,特别是作为清朝统治的特殊支柱的旗人社会在大动荡中的分化和没落。

  (三)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设置问题:

  1、我们从小到大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年节,请学生说说对过年的印象。

  2、这篇文章写的也是过年的情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比一下和你所经历的年节有什么不同,体会一下人物的心态

  (四)学生阅读文本

  1、初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年前准备——除夕守岁——给儿子办满月酒。

  2、再读文章,批注点评。

  再读课文,对文章进行批注,找出自己的兴趣点,以便分组研讨时做更加深入的研究。学生在再读文本之后,设置一个讨论环节,让学生有机会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并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研究。

  在阅读讨论之后提供给学生下面的表格,作为预设的研究方向。

  文章内容涉及的民俗京味儿语言旗人的生活状态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年前准备

  除夕守岁

  给儿子办满月酒

  (五)分组研讨课文

  文章篇幅较长,而且又是长篇小说的节选,所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分组研读课文,然后交流感悟。

  分组原则:学生自愿组合,按兴趣分组。

  组别:第一组,北京年节民俗面面观

  第二组,品京味儿语言

  第三组,人物形象分析

  第四组,环境描写分析

  第五组,旗人生活状态研究

  老师布置各小组的研讨任务:

  第一组:

1、找出文章中所涉及的北京年节民俗。

  2、补充文章中没有涉及的北京年节民俗。

  3、调查北京年节民俗的传承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第二组:

1、找出文章中所出现的典型的京味儿语言两三处。

  2、分析其表达效果。

  3、体会其所反映的北京人的心态。

  第三组:

1、找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2、分析其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概括其形象特点。

  3、联系时代背景认识人物。

  第四组:

1、找出文章中关于北京春天的风的描写并分析其特点。

  2、分析其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3、尝试利用文段中的描写方法写一段写景散文。

  第五组:

1、分析文中所展现的旗人的生活状态。

  2、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其根源。

  3、谈谈你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看法。

  然后各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的过程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利用课堂进行讨论交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随时记录交流心得。

  (六)总结研讨成果,展示交流

  在小组讨论交流之后,由一人执笔,归纳总结,最后用小论文或ppt的形式呈现以供交流。

  (七)小结:

  老舍先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独特的语言方式表达了对社会对人民的关注,表达了对北京的深厚情感。

  附相关资料:

  北京过年的习俗

  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喝腊八粥,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倒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寄寓祝福。还要放炮驱邪、焚香祭祖。老北京人有除夕守岁的风俗。除夕子时接神后,全家要进行团拜,这时长辈要给未成年的小辈压岁钱。

  初一到初五北京人则要串亲走友,相互拜年,请客送礼、逛庙会、逛厂甸。到了初五北京人称“破五”,百姓“送穷”、商人“开市”。“破五”也要吃饺子。

  过年习俗的传承情况: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实际上是一种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蕴含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望,这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美好理想的古老传统节日,已扎根于人民心目之中,所以才能延续二千多年至今。

【《过年》课件设计】相关文章:

1.《鸟语》课件设计

2.《欢庆》课件设计

3.《绝招》的课件设计

4.《大鹿》课件设计

5.《野草》课件设计

6.《春潮》课件设计

7.《山市》课件设计

8.《口技》的课件设计

上一篇:《家当》教学设计下一篇:《秋色》课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