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翻译教案
导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关于文言文的翻译教案。欢迎阅读!
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文言的倒装句式
2、能将含有倒装句式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判断文言倒装句的类型
2、掌握翻译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课前练习,文言文翻译教案。
1、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2、有人于此,指其过而告之则喜,何如?
3、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4、命召公主入营,立之阶下,不之视。
二、翻译文本内的倒装句并总结归纳其特点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其倒装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分析正常的句式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2)冤哉,亨也!
2、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谓语的后面,译成现代汉语时,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分析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何不试之以足?
分析"以足"介宾短语做"试"的状语。
还有一种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教案《文言文翻译教案》。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构成的定语后置。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分析此句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构成的。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1)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对于这类句子,有两种形式需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例:宁信度,无自信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在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例:沛公安在?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例:微斯人,吾谁与归?
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义。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分析"句读"为"不知"的前置宾语,"句读之不知"的"之"字,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三、翻译课内语句.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6.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四、翻译课外语段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
(1)诚然,卿不朕欺。_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1)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_
【关于文言文翻译教案】相关文章:
1.文言文翻译教案
3.关于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