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的教案设计

2020-08-13教案

《乞巧》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乞、巧、宵、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课文注释、体会诗意。

  3、能用自已的话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

  根据诗意展开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与“乞巧”有关的资料;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

  2、老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复习与节日有关的古诗,提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许多与节日有关的古诗,同学们还有印象吗?我们一起来复习复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的是?什么节?还有描写关于清明节的《清明》,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刚才同学们读的古诗就是文化宝库里一颗最闪亮的明珠。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也是有关节日的:是七夕节,题目是:乞巧。

  同学们预习了吗?那你们能把古诗读一遍给老师听吗?好,试试看。(同学们真会学习)

  3、板书课题,齐读。(写“乞”、“巧”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写提醒学生写“乞”的时候要注意与“气”区分,“巧”注意第三笔是“提”。老师边带着学生书空边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下来。)

  问题设计:哪位小朋友能给同学们提个醒,“乞”书写要注意什么?“乞”可以组词为?“巧”要注意什么?“巧”字可以组词为?

  4、那么“乞巧”连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问题设计:通过预习,同学们肯定收集了不少关于乞巧的资料,那么哪位同学能够跟我们说说,他都知道些什么?(说完整点,我知道……)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在预习的下了功夫,懂得去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那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讨论:乞巧节的来历

  请看大屏幕,图画上的这一位女子在做什么?

  PPT1:古时的女子呀不像现在的女子可以出去工作,她们只能在家里做些女工,如绣花、织布等,如果她能织得一手好布,别人就会夸奖她心灵手巧。而传说天上的织女,不仅美丽、善良, 而且聪明能干、 心灵手巧,她在天上的七仙阁里不停的织着云锦。

  PPT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云锦图吧。 你能用上一些词语去赞美一下织女的云锦吗?这么美的云锦出自织女的手,你们羡慕吗?(羡慕)古代的少女就更羡慕得不得了!

  小结:所以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对巧手,民间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带着虔诚乞巧的心情,那我们再把古诗读一遍吧。

  二、知诗人:介绍作者。

  过渡语:了解完古诗的背景,让我们走进诗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所写的, (831—847)字智周,福建人。林杰小时候非常聪明,精通书法棋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文章,通常我们把这种人又称为?

  三、明诗意:

  据说这首诗就是林杰六岁所写的,同学们觉得他厉不厉害啊?老师觉得我们班有些同学也很厉害,通过预习就会读诗了,那么哪些同学想做小老师,读给大家听听,谁来试试?

  1、请3个学生来读,都读完后再请学生来评价。 (你来试试。还有谁敢挑战,能不能读得比他更好一些?你读得这么好,能给大家提个醒,读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2、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些词的读音,(出示拼音PPT)来,跟我读。还要注意古诗的节奏,来跟着节奏,一起读古诗(出示古诗PPT)好,非常捧,同学们读得越来越来好了。

  3、我们知道,要学习一首古诗,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理解诗中的意思。那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诗的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A、看注释、、查资料、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把它们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B、遇到不懂的,可以向别人请教,和同桌之间讨论讨论

  C、还可以结合插图、想象画面

  过渡语: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好方法,那么我们先用第一种方法,要求:结合课本或资料书的注释,说说你知道了哪些字的意思,然后把它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1)你读懂了什么?(好,谁来告诉我,他读懂了哪些字的意思?)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A、汇报:大家有没发现有两个字是同音的?“宵”和“霄”, 你能组词的方式去区分这两个字的意思吗?(夜宵、元宵、通宵;云霄、碧霄、九霄云外)所以,宝盖头的宵指的是夜晚,那么七夕今宵指的是哪天的晚上(宵:夜晚。霄:云彩、天空)。

  B、那么“碧霄”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看碧霄图,碧霄指的是浩瀚无际的天空,在浩瀚无际的夜空,有一条银河,又叫天河,天河的两边有两颗特别明亮的星星,一颗是织女星,一颗是牛郎星,两颗星星遥遥相对。说到这里,同学们想到诗中的哪一句?(学生说)

  C、所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两句诗连起来说就是?我来读诗,同学们来连诗意,好吗?(七月七日这一天晚上,人们纷纷抬头看看浩瀚无际的天空,因为牛郎织女将会在这一天渡过银河来鹊桥相会。)

  D、那么,谁能够一下子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完整而有感情地说一遍呢?

  F、这两句诗包含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你们知道是什么故事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穷小伙子,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人们都叫他牛郎。一天,天上的织女和她的姐妹们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认识了织女,二人相互喜欢,于是织女偷偷留在了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两个人结婚之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可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王母娘娘知道,王母娘娘很愤怒,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

  牛郎上天无路,老牛告诉他,只要用它的皮做成鞋,就可以飞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谁知道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钗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分开在两岸,只能相对流泪哭泣。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F、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古诗,让我们带这种心情再读一读这首诗吧。不过老师也想读,我们合作来读好吗?老师读一三句,同学们读二四句,你们准备好了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过渡语:我们接着往下读,用上刚刚的学习方法,先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可以先和你同桌讨论讨论,待会再汇报你懂了什么。好,小组学习,现在开始吧

  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A、家家什么意思?为什么乞巧要望着秋月呢?我们来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过乞巧节的?

  因为古人过乞巧节最普遍的乞巧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七月七日这一天晚上,少女们相聚在一起,摆上时令的瓜果精美的点心,朝天拜祭,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穿针乞巧,祈祷祈福。

  B、她们穿了多少条呢?(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

  C、所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两句诗连起来就是?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的人们,对月穿针,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 所穿的红线都用了无数条。

  D、同学们真会学习,那么谁又能够把句子意思连起来,完整而有感情地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呢?

  F、所以每一条红丝代表了人们的一个美好心愿。那么她们有什么心愿呢?他们在对月穿针时,心里会乞求写什么吗?有一首《乞巧歌》是这样说的。(PPT出示):

  乞手巧,乞貌巧;

  乞心通,乞颜容;

  乞我爹娘千百岁;

  乞我姊妹千万年。

  同学们能想象她们心里可能会乞求些什么吗?

  F、拓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和梦想,你们心里最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今年七月七日的你也过乞巧节,你会乞求什么呢?(学生说)

  四、背诵古诗。

  1、过渡语:这首诗真美,可以带给我们这么多美好的想象,同学们想不想把它读好?老师也想读,那么请同学闭上眼睛,看看你在老师的朗读中想到了什么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

  你也试着这样读吧!大家听从她的朗读中你能想象得出诗句的画面吗?

  请个别读(你能像她这样读吗?)

  男女合作配乐读(这么美的古诗,如果配上美美的音乐一起读,那效果就更好了,好男生和女生合作读,女生一三句,男生二四句,好,乞巧,林杰,女生预备起)

  机动:(老师看到有的同学都陶醉了,能背诵下来吗?试一试。)

  2、过渡语:你们真棒,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多练习,一定会能把这首古诗背下来,下面我们比一比谁是背诗小能手。

  先自己练习,然后互相背给同桌听。好,下面开始练习吧。

  谁先来背,(PPT:出示默写内容提示,师提醒要背完整),

  那么没有内容提示,你还能背出来吗?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

  我们女生来试试,男生能不能背得像女生一样好呢?

  五、拓展:

  过渡语: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林杰写的乞巧,其实古时候还有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这天写了诗。

  拓展一:老师这里还收集了两首有关七夕的古诗,我们一起来读读,然后说说,你从诗中知道什么?(全班读)

  七夕

  唐人

  向月穿针易,

  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

  明月试看看。

  秋夕

  (唐) 杜牧

  红 烛 秋 光 冷 画 屏,

  轻 罗 小 扇 扑 流 萤。

  天 阶 夜 色 凉 如 水,

  坐 看 牵 牛 织 女 星。

  六、总结: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收获很大,不但复习了以前的古诗,还学会了吟诵一首新诗,同学还感受了课外的诗,真了不起!大家陶醉在诗海中。希望同学们带着这种喜欢的心情去学习、去积累古诗。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七、板书设计

  乞巧

  讲故事

  乞心愿

【《乞巧》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乞巧》教案设计与反思

2.《乞巧》教案设计及反思

3.乞巧语文教案设计

4.《乞巧》教案及反思

5.古诗两首《乞巧》《嫦娥》教案设计

6.乞巧古诗

7.乞巧古诗

8.《乞巧》改写

上一篇:《乞巧》课文教案下一篇:抗击疫情预防疫情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