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分析
1、 概述
本节课是造型表现课。在本册教材中处于承接的一个环节中,前面是第六课《星空》,下一课是《我们的奥运》,教材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和运动都有一定关联,星空是运动到相对静止,而运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静止的。运动无处不在,运动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着。想要告诉学生这样一个信息:绘画表现题材中的运动,就是时间在绘画形式上的一种凝固;表现运动的方法就是表现运动的瞬间美。学习运动规律,认识美的运动。使学生对表现形式有进一步的认识。教材中设计有三个活动,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学校地处农村的环境因素,还有物质条件的限制,故对第三个活动“小雕塑”进行省略,而着重于体验然后进行简单的绘制描述。
2、 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A、让学生了解运动美的本质特点。
B、让学生学习如何分析有关动态线的知识。
C、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表现出运动的形态,能运用简炼的线条,勾勒运动中的人物形象。
D、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运动的不确定性和时间性,确定本课程的重点是“如何分析运动的过程中最具表现力的瞬间”,它对学生接下来的表现运动美的过程有重要意义,知所以然而然。根据运动的本质特点,确定“动态线的分析”为本课的难点,这关系到课程能否接下去展开,以及学生能否了解运动的表现方法、角度的关键。课本抽象部分(28面——29面)只作简介。
(二)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程的性质及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差异,我主要采取“直观法”和“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教具、辅助材料。不断采用欣赏、分析、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 (教学模特:生活中、同学中常见的动作如投篮、扫地、跑步、田间劳动、教师板书等)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渐渐的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的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运用挂图、实际动作、现场演示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正确选择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
着重于学生体验方面,创设特定的情景(捡掉地上的物体),让学生切身体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研究。还有利用大量的实例和演示,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现以象征为主的这样一种思路的前提下,进行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由新课程导入、授课、指导、归纳小结四个环节组成。
一、 新课程导入
1、 利用3分钟 铃响后,有的同学还未及时归位,课堂秩序还未安定的这段短时间,迅速捕捉班上某位同学匆忙的身影,并提醒他就位。(说话可大点声,使班上学生都能听见)
2、 (5分钟)
上课后,播放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 设问:你们能说出这歌曲的名称及出处吗?
▲ 学生回答: [ 《铁道游击队》中战士小波所唱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 请刚才“匆忙”的那位同学模仿“小波弹琴的动作”
▲ 师问:你还记得你刚才匆忙进教室的样子吗?和《铁道游击队》中战士小波坐在微山岛上,面对平静的湖水、夕阳而弹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有什么感觉比较?试说一说。
(行色匆匆、紧张的——抒情、平静轻松的)(动作体验)
3、 小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请翻开课本第七课《运动》。
二、 讲授新课(第一课时)
课堂构成:初步讲解→学生讨论→讲解→比较→从而认知→练习
1、 (10分钟)
欣赏写实雕塑作品
A:首先欣赏雕塑作品《掷铁饼者》
① 第一步,分析作品的造型手法:具象、写实。
让学生了解具象造型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到客观的现实形象。了解写实
就是真实的对事物进行刻画。因为具象手法能更好的捕捉运动的`形态。
② 第二步,提示:作品从动作和形体(健壮的人体)表现了力量美、
形体美、韵律美。
③ 第三步,.分析作品的表现角度:
抓住运动过程中的最具表现力、最能说明主题“掷铁饼”的瞬间动作。
人物抓住铁饼→弯腰→做动作→即将掷出的刹那
B:展示图片
①教师展示各种具典型性动作的图片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受动作的美感
②请同学对不同的动作进行讨论,并说一说。(让学生先说)
教师对同学的讨论进行收集、归纳,板书在黑板上。
2、 (4分钟)
然后分析在写实基础上进行变形的《风》(课本中范例)
主要使学生对《风》和 《掷铁饼者》有一个直观上的比较,比较《风》和 《掷铁饼者》在表现手法上的差异。如:写实手法。写实基础上的变形→夸张、概括、提炼等。
3、 (10分钟)
在前面两次欣赏过程的基础上,着重来认识动态
A先展示各种具典型动作的图片。
B然后讲解图中动作的动态线。
①静止动态:一段时间内相对静止不动的动态,如看书。
②规则性动态:人物进行规律性的重复运动的动态。
一种是人的位置不变,只是部分肢体处于循环往复的某种运动动态,如织毛衣、洗衣等。
另一种是人在进行中所做的规律性动作,如跑步、骑自行车、插秧、锄草、教师在板书
关键在于要抓住有代表性的动作瞬间。一般来说,一个动作在开始或结束时较有代表性,如人拿锄头挖土,当锄头被举起到最高位置或已经入地的瞬间较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描写快速运动,则要反复观察。
③不规则动态:打球、练武、格斗等突然性动作。这部分较难,要多练习多积累一些经验才行。
④动态线:用去曲取直的方法对人体运动趋势的概括。注意动态线和水平线构成的角度,即倾斜度或垂直关系等。倾斜度画错了,动态趋势也就错了。画人物运动,先找准动态线。
注意重心,(请一位同学做弯腰捡东西的动作,然后分析其动作构成的动态线)
C接下来展示人体运动示意图,并介绍讲解。
D让同学将教师的讲解和“第一节B部分同学的讨论”作一个比较。
4、 (15分钟)
练习
A学生练习:用线条概括出课本中27面“活动一”旁边,兰红光的摄影中舞蹈者的运动形态。
B教师巡回辅导。
C布置:下节课每人带一片树叶
三、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
收集展示上节课完成较好的学生练习,进行讲评
2、 了解抽象的动作美。对课本上的范例进行介绍
抽象手法能更好的把握运动的特点,在把握动态的前提下,对形体进行高度概括。
①《五月的风》
稳定的构图,螺旋上升的线条表现升腾。
②《怀抱》
夸张、对比
③其他抽象图片
一种方向、一种目标 向上的、朝气蓬勃的
一种向往
3、 练习:学生尝试勾勒树叶飘落的运动轨迹
4、 小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小结
5、 总述:
本课程的学生练习,目的在于尝试,故教学过程中,不对学生提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去画。板书方面的设计,基本按照说课过程的所列的几大要点进行。
【《运动》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5.大气的运动说课稿